奥比中光申请IPO却出大事:惊曝员工股权被莫名变更疑涉签名伪造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张露/文

此前,奥比中光即将面临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离科创板IPO进了一步。但与此同时奥比中光员工持股合伙企业份额转让诉讼被曝出,变更协议签名被指疑涉伪造。一时之间,奥比中关能否上市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悉,奥比中光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黄源浩。今天,运营商财经网将揭秘黄源浩和奥比中光背后的那些事儿。

 据悉,黄源浩于2002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黄源浩先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港城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2010年,黄源浩获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奖学金。此后,黄源浩便加入麻省理工学院SMART中心,任博士后研究员,与来自全球光学测量最顶尖的专家共同攻克最难的光学课题。一年后,黄源浩离开SMART中心。

2013 年,黄源浩回国创办奥比中光,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董事长、总经理,也是奥比中光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黄源浩回忆说:“奥比中光刚成立时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办公室仅百来平方米,大部分面积都用作实验室。”

黄源浩把自己的求学经历比喻为“西游”。他说:“科研的道路漫长且清苦,而当时冷门的光学测尤其如此。但是要做过硬的科研成果,就要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黄源浩也确实做到了。在奥比中光成立初期,每年的投入动辄数千万,但产品和收入却是零。2015年年底,奥比中光正式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至此,奥比中光才开始有收入。

2017年,营业额已近亿元; 2018年,完成了超过2亿美金的D轮融资。但是,奥比中光的前景不容乐观。招股书显示,奥比中光2018至2020年,净亏损超2亿元。

无独有偶,据相关裁判文书,奥比中光曾申请冻结参投企业上海阅面。2021年上半年,上海阅面净亏损625.31万元。

而其员工起诉“股权转让造假”,也使得奥比中光陷入风波。奥比中光披露的公告称,陈堃、张乐、冯准赛、李斌及李江林均通过增资方式成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人,然而在2017年、2018年,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奥比中瑞、奥比中泰发生多次合伙人变更。张乐、陈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所持份额被原价转让给了实控人黄源浩、董事肖振中,需要签字的文件也出现了伪造签名、代签的情况。

目前张乐、陈堃、冯准赛、李斌、李江林同时提出要求就上述诉讼进行和解,并要求黄源浩、肖振中、奥比中泰、奥比中瑞及奥比中光以每股人民币47.31元的价格向张乐、陈堃、冯准赛、李斌、李江林支付份额转让款。

至于诉讼案件是否会影响公司上市进程,奥比中光称所涉金额较小,涉诉股权仅占发行人股权比例0.15%,对本次发行上市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也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奥比中光的办公室有的会以《西游记》典故命名,黄源浩的办公室是”东土大唐”,这是西天取经的起点。在人工智能时代,奥比中光要克服的也许不止九九八十一难。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奥比中光 黄源浩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