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 实习生李旭雅/文
近日,人工智能3D传感领域企业——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比中光”)申请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已变更为“已问询”。
今年2月,奥比中光曾因调整发展战略,中止与中金公司的辅导协议。如今,奥比中光已接受问询离上市又近了一步,CEO黄源浩或将引领科技新风潮。
80后潮汕科学家“西天取经”
奥比中光是亚洲第一家掌握AI 、3D感知全领域技术的平台型科创企业,由黄源浩成立于2013年。
该公司主要将AI 、3D感知应用于移动终端、智慧零售、智能服务、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数字家庭等领域。换言之,奥比中光的产品是手机、电视、人脸门禁等智能设备中必不可少的3D摄像头。
CEO黄源浩的身上有着多重标签:80后、潮汕人、北大毕业、光学专家、回国创业、深圳特区40年40人之一等等。这些丰富的经历打造了黄源浩近乎完美的人设,不过他的创业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像他自己所说,如同“西天取经”。
1980年,黄源浩出生于广东潮州,北大博士毕业后先后在香 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研究所工作,进行光学等方面的研究。2013年,黄源浩回国创业在深圳的一个16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搞研发,成立奥比中光开始研究3D传感技术。
创业之初,由于研发投入大、收入少,黄源浩的压力特别大,公司甚至一度到了快发不出工资的地步,直到2015年境况才有所好转。当时奥比中光研发出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并正式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打破苹果、微软、英特尔的垄断,成为全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具有深度计算级别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
2018年奥比中光为OPPO发布的Find X提供3D传感摄像头,使其成为安卓首款搭载3D摄像头的智能手机,奥比中光亦成为全球安卓系统方面首家出货量达百万级的3D传感器厂商。
目前,奥比中光已服务全球超2000家客户,包括蚂蚁金服、OPPO、中国银联、惠普、博世等品牌。作为一个80后黄源浩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有意思的是,黄源浩的办公室的名字叫“东土大唐”。他曾这样解释过,处在一个新兴行业,创业的过程就有如“西天取经”,困难重重,可以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有可能取得“真经”。而东土大唐正是西天取经的起点,我借以明志,表达自己“取回真经”的决心。
各路神仙出手相助 长期亏损仍能上市
仅靠自己,黄源浩的奥比中光是不可能发展到如今这个要上市的光景的,这其中自然离不了各方的援助。
早在2012年黄源浩创业初期,就受到过高中同学的天使投资。但由于芯片研发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所以公司的账单很快就捉襟见肘。
2014年奥比中光幸运地获得了深圳市官方的资助。随即,黄源浩将这笔资金用于第一条产线的建设,公司的业务得以继续发展。
此后,奥比中光曾获得弘德投资、赛富投资基金、联发科、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天狼星资本、松禾资本、仁智资本等机构的青睐融到了很多投资。
随着刷脸支付的流行,阿里注意到了这个正在崛起的高科技公司。2018年,蚂蚁集团向黄源浩掷出重磅彩蛋——2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赛富投资、松禾资本、天狼星资本及数家老股东跟投,阿里也随之成为了奥比中光的第二大股东。
2018年4月,奥比中光成立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其推出的刷脸支付解决方案基于奥比中光的金融支付级3D人脸识别技术,并依托支付宝平台,服务肯德基、盒马鲜生、浪潮等数百家企业。
虽然奥比中光的发展算是顺风顺水,但是谁能想到它竟然不盈利?股权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奥比中光的营收并不稳定且净利润持续大额亏损,营业收入分别为2.10亿元、5.97亿元、2.59亿元,2020年较上年下降56.62%;同期净利润呈连续亏损状态,分别亏损1.01亿元、6.89亿元、6.82亿元,整体亏损金额不断加大。
对此奥比中光的解释是:公司自创业以来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强度,并对骨干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据悉,奥比中光此次上市计划募资18.63亿元,其中,17.63亿元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一直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境况没有改善,不知道这家企业的拐点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出现?
(责任编辑:李旭雅)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