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 实习生李旭雅/文
国台酒业在今年6月2日终止IPO审查后,于2021年6月9日与华西证券签订了辅导协议,已在贵州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7月2日公布的辅导备案情况表显示,国台酒业拟于2021年11月上报IPO材料。
根据企查查上的信息了解到,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酒业”),是我国的一家中药企业——天士力大健康于1999年在茅台镇收购一家老字号酒厂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家酿酒企业,法定代表人是甘肃首富闫希军。
财报显示,2018 年至2020 年,国台酒业业绩呈快速增长态势,总营收分别为11.77 亿元、18.88 亿元以及 40.05 亿元,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113.0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7 亿元、4.11 亿元和 8.18 亿元。
可以肯定的是,国台酒业的这次操作相较于此前闫希军6月7日对外回应的“计划调整完最晚十月底再报(IPO材料)”,计划略有后延。
上市之路如同“西天取经”一波三折
闫希军从2001年有了上市的想法开始,国台酒业前前后后有五次冲击IPO:2011年、2017年、2019年,2021年……这最后两次中间仅仅隔了一个月。
去年11月,在上交IPO文件后,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对国台酒业申请文件反馈意见。随后在今年6月5日披露的文件中显示,国台酒业已经于6月2日申请终止IPO审查。
证监会的主要问询集中在收购怀酒酒业有关事项、实控人关联企业同业竞争问题、实控人关联交易问题、经销商持股问题、“国台”系列商标所有权问题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台酒业仅一个多月后重新发布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意味着证监会提出的问题应该得到了解决。
供不应求 收购、融资期望赶上产业红利
近几年来,白酒和酱香型白酒的热度不断高涨,如今已在历史高位,随着资本的持续投入和加持,整体行业出现供求翻转,甚至出现经销商打款以后拿不到货的现象。据专业人士透露,国台酒业撤回上市材料的原因可能是想进一步增加融资额加大力度扩充大曲酱香酒生产产能。
让人想到2020年国台酒业收购怀酒的事情。收购前,怀酒酒业主要从事酱香型白酒生产及销售,由于生产基地建设进度缓慢、市场销售不断萎缩,怀酒酒业2018年起逐步停产,近三年来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国台怀酒酒业在被收购前,2020年1-3月营收与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33亿元;收购后,2020年4-12月营收与利润分别为5.45亿元、1.64亿元;同时公布了无偿受让的国台酒业集团持有的12个与白酒产品相关商标。国台酒在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中称,此次收购也是为了扩大优质基酒产能、增加优质基酒储量。
有意思的是,日前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下发了《关于停止国台十五年、国台龙酒收款及产品供应的通知》,通知显示,公司自7月9日起停止国台十五年、国台龙酒收款、下单及供货,恢复供货时间根据市场动销情况另行通知。产能和产品如此稀缺,国台酒业一边营收飙涨的同时还不忘“囤货”。
有关人士表明,国台酒业时隔一个月再次IPO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酱香酒生产周期长,企业初期的资本开支比较大,可能会有一些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资产负债率相对比较高。简而言之,就是缺钱了。
家族控股84% 关联交易引人质疑
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国台酒业的实际控制人是闫希军、吴迺峰(闫希军妻子)、闫凯境(闫希军儿子)和李畇慧(闫希军儿媳)。闫希军家族通过国台集团、天士力大健康和华金天马合计控制国台酒业84%的股权。
据悉,国台酒业前五大股东分别为国台集团、天津金创科技发展合伙企业、天津天士力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士力”)、天津共创科技发展合伙企业、天津合创科技发展合伙企业。
此次备案材料显示,2020年国台酒业向关联企业销售商品金额为6838万元,占收入比重1.71%。关联交易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关联企业也从原本的第一大客户转变为第四大客户。不过排名前三的大客户,均为入股的持股经销商王富强旗下公司。
但就在上市前夕,国台酒业的前五大客户生变,包括天津帝泊洱在内,由闫希军家族实控的多家公司从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天津帝泊洱被注销。
对此,证监会要求国台酒业说明,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关联销售的原因与合理性,定价依据及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履行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国台酒业对关联方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如存在说明是否构成发行障碍等问题。
如今,白酒市场热度不减,整体白酒行业将会出现经营规模、经营业绩和估值的调整,国台酒业再不上市,可能会错过本轮最大的白酒资本红利。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