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廖有丽/文
近日,Keep为湖北捐赠了价值100万的医疗物资,省疫情当下,这些医用物资简直是雪中送炭。然而,尽管keep却在近日处于舆论的漩涡。
裁员风波引发的三个担心
2019年下半年开始,Keep深陷裁员风波已达数月。而这种风波对Keep的形象非常不利。
2019年10月,有网友在脉脉职言曝出Keep突然裁员300人,之后不断有认证为Keep员工的用户评论证明裁员确有其事。因为正好赶上程序员节,而传言被裁的大部分是技术程序开发员,因此不少网友戏称Keep这次是“开猿节流”,引起了网友们广泛的“声讨”。
随后,Keep官方回应,Keep目前在高速成长阶段,部分人员变动属于正常的组织优化和调整。官方还表示,并没有裁那么多人,有一些是创新业务做精简,有一些是试用期没达标准的,赶到一起去了。Keep团队共800多人,每年旺季一过,没验证通过的业务会被关掉,绩效差的优化,比例在10—15%,每个都合理补偿,好聚好散。
一个“这两年年扩张太快”的企业,裁员前才800人左右,但亿闹得满城风雨。这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还是不信任:员工担心、媒体担心、用户担心。
担心什么呢?当然是裁员是否只是个引子,Keep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融资停滞
有很多企业后来的事情都是从裁员开始的。
成立于2014年的Keep被称为“健身独角兽”,5年内完成了6轮融资,6轮融资投资方包含腾讯、BAI、GGV Capital 等。2018年7月,Keep获得高盛领投的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老股东跟投,燃财经的报道曾指出,此轮融资刷新了互联网健身领域单笔融资额的最高纪录。仅仅用两年半的时间,Keep就跑到了互联网健身行业“一哥”的位置。
不过,在整个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KEEP并没有例外,当前上市通道比较困难,通过烧钱上市的模式受到质疑。如今已经近两年没有获得融资的Keep,在本身扩张太快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进入一个开源节流的状态。这时候,受到资金压力影响,通过裁员优化的方式,就是Keep节流的一种方式。
Keep也曾表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效率就是生命’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变冷,外部市场环境非常严峻,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破局,Keep需要持续活下去。
90后王宁的变现能力
Keep创始人王宁出生于1990年。2014年夏天,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咖啡馆中,Keep 的第一张原型图诞生。随后带着泽厚资本给的300万元天使投资,王宁拉上旧同学和猿题库实习期间认识的同事,组成一支四人团队,借住在朋友朝外SOHO一间没有阳光的会议室里,开始写代码。除了他之外,其他三位都是产品和技术。
其后,王宁融资成功,多轮融资一气呵成后,向来“抠门”到连买一台电脑都要货比三家的王宁一改常态,竟然砸出上千万人民币,做品牌广告。
有媒体报道称,对此,王宁的解释是“毕竟也融了这么多了,总不能让钱躺在掌上发霉吧,再说了,创业快两年了,一直都在提紧裤子战斗,总要给我一次花钱的机会。”
此后,王宁宣布切入跑步机等智能硬件,推出电商板块,随后落地线下运动空间Keepland,Keep慢慢由单一工具变成集健身、社交、饮食、跑步、骑行、电商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应用。
但这都需要烧钱,而Keep离上一轮融资已经很久了,Keep合伙人、副总裁刘冬也曾介绍,Keep第一大营收来源是运动消费产品;其次是广告收入;第三部分收入贡献来自线下店Keepland。
由于Keep未公布财务数据,因此,其业绩如何不是很清楚,“裁员风波”显示,还能撑多久也很难说。
(责任编辑:廖有丽)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