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 宾文娟/文
金秋十月,是个养膘的好时节,到了11月,就可以高高兴兴地被宰了。自从马云爸爸让双十一成为了一年一度的“网络促销日”,无数网友在这一天到来时总是“痛并快乐着”。快递员日夜不息奔走在路上,然而许多网友在收到货后却爆喝一声:“假的!”
双十一“黑商”横行
事实上,网购中出现假货在平时也时有发生。但是对双十一淘宝的卖假贩假情况稍加了解,还是会惊得人大跌眼镜。
以去年双十一为例,数据结果显示涉嫌售假类占比高达44.82%,同比上升18.2%。另外,涉及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和公司、物流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主体的失信案例同比增多57.49%,假货正是导致这些案例发生的关键。
其实,早在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和消协就对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7个电商平台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各个平台均存在卖假货或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不合格率高达近78%。
业内人士分析,网络购物假货率极高也许是因为部分买家不谨慎或网购经验少,加上网购买家和卖家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特点,同时平台的监管措施并不到位甚至有意放宽监管,使得一些黑心商贩横行。
淘宝年年打假年年假
今年3▪15前夕,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察司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1号店等4家电商平台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协作发布对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履行情况检查结果信息,支持全国消费者查询使用。
分析人士却说,无论各电商平台“消灭假货”的姿态多么迫切,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年年打假年年假,今年的双十一仍然会有一大批假货涌现。
以淘宝为例,今年8月被外媒指责成“全球最大的假货天堂”的阿里巴巴对外称,在过去的12个月里已经撤下了3.8亿个产品页面,关闭了大约18万家网店、以及675家生产、存储或销售假货的运营机构。
出人意料的是,口口声声标榜“不接受假货”的阿里,在10月份国家工商总局的抽查中又现形了。在抽查的电风扇、电磁炉、手机、插头插座、儿童玩具、内衣、卫生巾等503批次商品抽检中,以淘宝和天为首,包括京东、1号店、唯品会等电商在内的平台共发现17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4.6%。
“年年打假年年假”,对于淘宝、对于每个电商平台,这或许真的是一个阴魂不散的魔咒。
淘宝假货症结何在
据媒体报道,去年的双十一后网购消费投诉举报不断,不少消费者肿了商家的“埋伏”,到头来花钱买气受。数据显示,在近三年的“双十一”网购投诉举报中,质量问题是投诉举报的焦点,而其中70%来自淘宝网购。
为何淘宝假货和质量问题如此严重呢?专家介绍,第三方平台违规成本低、甚至纵容商家运营是导致假货猖獗的重要原因。
媒体报道称,资质对于商家而言并无太强的约束力。一些贸易公司只有四五个人,通过各种渠道拿到“资质”后开始在网上卖,甚至通过掺假等手段售假,即便被平台查处后也通过更名或换个平台接着卖。
业内人士称,虽然平台表示出“严打”的态度,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往往态度暧昧。更有媒体曾爆料平台为了保证商品品类,“甚至会通过多种渠道引入大量稀缺品牌资源”。
由此可见,淘宝等点尚品台假货泛滥的根源还是在于贩假成本低、利润高。
双十一在即,以淘宝天猫为首的各大电商平台都蠢蠢欲动、瞄准了各位消费者的钱包。虽然各位可能也很乐意愉快地买买买,但是剁手仍需谨慎,不然买到的便宜货带来的可能就不是快乐,而是无尽的怒火和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