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武宝信维权却吃了闭门羹  昔日的大宝还能“天天见”吗?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姚利杰/

近日有消息称,大宝创始人武宝信以侵权为由,向杜斌、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发起诉讼,因缺乏法律依据,被法院驳回申请。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武宝信第一次实行维权行为了。大宝品牌自创立以来,就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热度从未消减过。

据运营商世界网获悉,大宝前身是北京市三露厂,为北京市民政局直属福利企业,员工很多为残疾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宝信自费研发了一系列化妆品,投产了粉刺露、皮肤增白露、四肢脱毛露三个名牌产品, 1985年武宝信担任厂长一职。 

不久后由于石家庄三露厂领导的内部矛盾升级,北京三露厂被控商标侵权,要求必须重新注册新的商标,于是“大宝”名字应运而生, “宝”字取自武宝信的名字。虽然武宝信即是科研专家,又是企业家,但是后来他没能坚持留在大宝公司,见证大宝真正步入辉煌时期的人是杜斌。

杜斌自1990年成为大宝掌门人之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平民化”品牌定位让大宝的业绩一路冲高,2013年巅峰时期,大宝发展的高峰期曾在全国各大商场、便利店和超市建立了3000多个专柜,大宝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大宝获利5975万元,在润肤品行业中市场份额占据17.79%,远超众多竞争对手。

不过大宝作为民族品牌后来也避免不了被收购的现实。2008年,强生以23亿元将大宝收入囊中,自此之后大宝的发展稍显冷淡,产品并没有重大突破,而就在前段时间, 大宝推出了一款精华产品,据说从原料、技术研发等都启用了强生的顶级资源。

无论历经多少磨难,“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已深深刻在了消费者的心里,如今随着大宝渐渐走向高端,不知消费者会用多长时间来接受亲民产品的变身。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武宝信 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