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移动员工的离职感受:《三年前,初入职场的感受》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转载:爱踢民工 张海涛/文本文写于2017年7月

走出美丽的校园,怀揣着一份梦想与期待,我加入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自从20151月中旬签订工作三方到710日入职,度过了一个没有任何忧虑的半年。也一直在脑海中规划中自己工作的未来。

2015710日入职,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北京总部培训一周。同事们都深深地知道,这次能够去北京总部培训肯定是机会难得,因为同事们也都是无比的重视。在北京的一周,我们与来自全国各省分公司的终端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周,每个小组也收获了知识和友谊。同时,也了解到广东移动终端在全国的地位,甚至总部的同时也是投来欣赏和羡慕的眼光。

在北京培训的一周,全部的试训人员组成“终端梦想营”第一期学员,学员中大部分是初入的职场新人,也有工作十余年年的职场旧人,但对于移动终端这个公司,我们都是新人,因为我们都是加入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不到一年的新终端人。培训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概况、规章制度以及现代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

培训课程设置:

 

第一天

组织与文化

第二天

自我与职业

第三天

思考与工作

第四天

沟通与团队

第五天

放飞梦想

开营仪式与公司战略

自我认知与自我激励

思维与学习

有效团队沟通

宣誓会

拓展训练

终端产品及行业发展介绍

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

知识竞赛

小组任务完成

拓展训练

出营仪式

认识新朋友——室内团体游戏

IDP个人发展计划

读书分享

电影改编

每日培训工作总结

713

课程简单陈述:

  移动终端“终端梦想营”第一期约有学员60人,来自北京总部和全国各地分公司,其中广东分公司有学员28人,约占比50%,全部学员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型的团队,里面有来自不同的公司的同事。首先进行分组破冰,每个小组进行班组文化建设,包括选择出小组长,设计班组标识,设计班组口号以及班组的歌曲。

  由中国移动终端总部罗建平副总对中国移动的发展历史及移动终端的战略布局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由总部产品部和产品保障部汪总对移动终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及介绍。

 通过一天的培训,学员们对整个组内的人员进行的熟悉和相互的了解,为以后进行共同的协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罗总和汪总的介绍,了解了移动终端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战略地位,以后移动终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集团处于流量经营黄金期、数字化服务拓展窗口期。终端是耦合网络、业务和客户的重要载体,是集团公司实现收入增长“三条曲线”的关键抓手。终端公司应继续推动4G跨越发展,确保流量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推出有竞争力的数字化服务终端产品,推动数字化服务发展。中国移动终端的平台化战略平台定位:从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成长为核心平台;在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移动终端需要扮演新角色:从“厂商+渠道”的身份,转变为TD终端生态系统的核心平台,基于积累资源和能力,壮大自身的同时有选择地向产业链开放,构建竞争力强大的平台型企业,既引领产业链又通过多方互动实现多方共赢;同时,作为一个央企的全资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终端公司必须探索新模式:经营模式从单边企业成长为多边平台。单边模式以终端的生产和分销为核心业务,追求销量的达成和收入的增长。平台模式侧重聚合产业链多方,在生产运营的同时沉淀核心能力,通过能力开放赢得收益并获得产业主导权;实现新价值:从拉动产业链的同时自身做大,到服务产业链的同时自身做强。

714日,培训项目主要是认识自我与职业发展。

这一天的培训确实让自己增长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认真、客观地剖析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树立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自身的工作中,不断激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认真做好生命中的每一步规划,“摒弃浮躁之气,务求务实之风”、“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认真对待遇到的问题,积极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去找借口,努力拼搏进取,凡事三思而后行,进一步做到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在学校里我们早就习惯于“礼义廉耻”的说教,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学会做人,才能游刃有余;学会做事,才能在工作中厚积薄发。简而言之,大家都要立志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才智杰出的人,可从来都没有用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标准来要求过、衡量过自己,这让大家时感困惑。正德厚生,即正身之德、厚民之生;臻于至善,即不断追求完美,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有力体现。它至少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更明确了我们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因此,作为移动终端的员工,只有坚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使命,在工作中勇担责任,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不断超越,才能打造出移动终端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养卓越的人才。只要这样,移动终端才能成为行业的翘楚。

走出校门,我们即将进入企业上班,职业素养对我们尤为重要。我们因该具备职业化的心态和意识,还要磨练职业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善始善终,在出现问题时先从自身寻找改进的方向而不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推诿。态度决定一切,企业用人其实并不太看重学历,而是取决于他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脚踏实地是一名人才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心态,优秀的职业人应具备对客户的服务意识、要树立为内部客户服务的观念,注重团队合作。

我们属于刚走出校门的新员工,要主动的和上级沟通,主动汇报工作进程,多向领导请教。我们不能感情用事、忽略事实,要注重讨论程序,要尊重大家的意见,力求共同共解。

我们作为新人要不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工作实践、向先进者学习,自我反思,及时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保证自身能与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应该思考自己的职业道路,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实践中前进。

在生活中,我们应善于观察,深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自我评估。因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 

715日,培训项目主要是思维认知与工作思维。

初入一个新的公司,察言观色是必不可少的,从人的观察中可以最深刻地领悟到所谓“企业文化”——其中思维方式很重要,特别是中高层的、并以高层的为最重要。要摸索并领悟、甚至掌握其思维方式,以后做事、汇报工作应有不少帮助。

向领导汇报工作要考虑核心问题,所以任何动作,不管走得有多远,或是多深,一定试着将问题的解决方案与这个核心问题挂钩,否则,在以后进一步的工作汇报中,也迟早会被“拖”回这个层面。对于向领导汇报还有思维是:首先要让高层放心某件事是在可控范围(如在预算范围、预计时间内等),当然这个结果是在各位做了哪些显著工作后取得的成效(以表明各自的贡献、业绩),然后还要事先再准备一、两招最后“加分”的棋,以备高层还不满足于“事情在可控范围”的欲望,如高层还有想要做出业绩的欲望(如再省下多少钱、或可提前多少时间、或是达至更佳的什么效果等等),按照这样清晰的思路去汇报。

所有问题最好备有多个选择方案,不要只给一个选择给领导,“逼”他们做决定,那他们一定不会开心,你也最终得不到解决的方案——他们面对只有一个选择时,通常会“节外生枝”,生出新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准备新的答案。必须记住!老板喜欢多选题,不喜欢单选题,更不喜欢主观题。

读书分享会,我们组与打大家分享的是《浪潮之巅》,这是一本信息技术行业的传记,吴军先生没有像过去的一些作者一样,用流水账的方式来记录企业发展的历程,也没有像口述历史学家一样以企业家为中心来单一论述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而是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来理性地分析了企业发展、生存、进步、失败的原因,有的时候,这本书更像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在描述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吴先生没有在书中夹杂过多的个人评论,但是用翔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为读者提供了理性思考的空间,并且,在看似独立的章节背后,吴先生阐述了IT行业发展的完整生态链,包括投资、教育、产业的相互交融,以及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评述,这一点让人非常欣赏。美中不足的一点个人感受是,有一些章节的安排略显散乱,比如11章和13-16章的内容,尤其是1115章,有很多内在关联可以写得更清楚一些。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值得推荐的行业传记,读过之后,有一种“坐听潮起潮落,静看花谢花开”的感觉,同时,受益良多。 

716日,培训项目主要是如何有效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授课老师以其特有的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课让我受益非浅,经过学习无形中又让我接受了一次现代人在与人沟通方面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上的洗礼。同时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反思自己在沟通方面遇到的某些瓶颈,使我对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与人沟通及影响良好沟通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自己在日后处理沟通问题上及时地打开了一扇窗,心情豁然开朗。

沟通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现代管理者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让沟通成为管理者和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何建立起公司里的“沟通文化”?如何在工作中与上司、同事和下属顺畅有效地沟通?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什么?在授课过程中都找到了有限的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和别人无话可说,害怕和别人沟通,其是和领导。现在看来,我觉得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一方面,自己不够积极主动。当积极主动去做一件事情时,情绪才会被调动起来,思维也会随之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对于沟通的话题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在进行沟通的同时要注重沟通的方法,考虑沟通对象的态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正确使用沟通的艺术,排除各种障碍。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应该是多听少讲,至少是先听后讲,要掌握倾听的技巧,不要随便打断对方、集中精神、不要批评、站在对方立场、控制情绪;还需要我们有倾听的能力,倾听在前、问题在后,能在对方的讲话中捕捉到可供沟通的信息。

在《电影改编》环节,学员们脑洞大开,改编的台词幽默而不失内涵,充分体现了一个终端人的快乐敬业。 

717日,素质拓展,体力与脑力的较量。 

素质拓展活动在北京青年训练营开展,室外还时不时的下着大雨。项目的开展考察人的很多方面,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最有大家都顺利的完成的任务,通过了高达4.2米的毕业墙。从中体会到很多。 

团结

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团队中的个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全体队员在挑战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挑战了自我,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彼此之间更多了份信任、理解、包容、默契、鼓励。每次训练后,每个队伍都围坐一起总结训练情况。在分享彼此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分析队友失误的原因,并能将每次训练日常工作情况联系起来,我想这也是素质拓展的成功之处。 

信任

这些项目也让我试着去相信他人,而这种相信是一种责任相托,是一种彼此承担。在一个项目的开始,我们并不忍心将全身的重量压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担心,不忍,但这恰恰适得其反。当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将完全重量托付给后一个人时,每一个人都在承受着加倍的艰辛。有时候信任并非简单的字眼,信任就是全心全意将别人当做自己的依靠,信任他人有能力处理好,信任我们终可以共同完成一个目标。当我们在顺利完成了目标之时,我们渐渐发现,信任就是这样,在你的人生路上,无时不刻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移动员工 感受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