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踢民工》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物联网正加速渗透到生产、消费和社会管理等各领域,联网设备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
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在2009年就提出“感知中国”战略,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大力推进其发展。“十二五”期间,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努力下,我们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一、 全球发展空间
2016年起,互联网设备数量呈几何倍增长,全球物联网应用增长态势明显,万物互联时代开启。
设备数量:亿
预计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美元;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至1.1亿。
截至2020年,全世界智慧城市总投资将达到12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万物互联的新模式必将带来很多新空间:
【1】经济增长新空间:
物联网发展极大激发了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活力,带动智能制造、车联网、新材料等行业交叉融合创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2】产业投资新空间:
物联网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3】信息消费新空间:
物联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不断刺激新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消费需求,开辟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二、 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1、智能电表行业份额激增,我国物联网模式顺势上扬
模块数量,预计在2022年将达3.5亿,其中自2019年起呈井喷式增长;
行业方面,在智能电表、安防、终端、自行车方面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智能电表行业增长迅猛。
各行业Unit: K 合计Unit: K
我国智能电表,在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54%,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其中,较为有利的增长因素有欧盟及英国地区为国内智能电表提供广阔的出口市场;智能电网普及拉动智能电表市场发展;以及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
2、NB-IoT成我国LPWA物联网业务主流制式
2015 IMT~2020(5G)峰会发布了《5G无线技术架构白皮书》和《5G的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提出了2020年之后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将迈入第5代通信,使经济生活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实现“万物互联”,并明确以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低功耗等为主要技术场景,满足2020年及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需要。
Unit: K
LPWA:(Low Power Wide Area)业务
目前国外共有NB-IoT商用网络6张,正在测试和部署的网络39张。国内三大运营商均积极部署NB-IoT试点试验,从目前网络部署及应用情况看中国占全球80%,处于绝对领跑地位。
其中,NB-IoT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大覆盖、大连接特性,既克服了传统物联网技术碎片化、局部应用、难以规模应用的缺点,又解决了传统移动3G/4G技术用于物联网功耗大、成本高、系统容量限制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中,电信率先起跑,在确立了800MHz组网能力之后,一口气要建成30万NB-IOT基站;联通与Jasper签订双排他协议,早早确定了NB-IOT作为发展方向;而最早提出的中国移动,却在NB-IoT与eMTC之间徘徊不定。
3、我国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物联网飞速发展
【1】中国移动
2017年上半年物联网发展情况良好,智能连接总数超过1.5亿。做大连接规模为拓展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基础,未来物联网平台和车联网、工业制造、智能穿戴、教育医疗、市政管理等物联网应用,均会成为有长远增长机会的业务领域。
在全国346个城市启动移动物联网建设,加快向基于SDN和NFV的下一代云化网络转型,成为5G总体架构设计等多个领域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者,开展5G外场试验,并根据5G标准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度稳步推进。
【2】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已在全国数十城市完成了NB-IoT试商用开通,全国300多城市具备快速接入NB-IoT网络的能力。同时,中国联通也在北京、广东等多个区域已经开通了eMTC试验网,具备试商用条件。
【3】中国电信
依托800MHz 4G网络,充分发挥低频优势,率先建成全球首张覆盖最广、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NB-IoT网络,已全面实现商用,贏得物联网业务发展的网络优势。
联手合作伙伴制定物联网模组标准,助力终端厂商快速推出产品,发布开放平台,联合打造全球连接、安全可信、智能决策的平台能力;共建开放实验室,降低研发门槛,加快推出新的物联网应用。加大资源投入,推出终端补贴政策,牵引产业链发展,丰富产品形态,激发物联网需求。以天翼物联网产业联盟带动生态发展,聚焦智慧城市、垂直行业、个人消费三类市场,与政府、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在2009年就提出“感知中国”战略,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大力推进器发展,并提出在“十三五”末期产业规模将突破1.5亿元。
4、我国四大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物联网领域示范领先基地:
无锡、重庆、杭州、福州
物联网产业空间分布:
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区域特色:
长三角地区:芯片、传感器等物联网产业的基础环节有较强沉淀
珠三角地区:拥有远望谷、先施科技等一批物联网龙头企业
中西部地区:在软件、传感器、信息服务等领域发展迅猛
三、我国物联网发展方向
发展目标: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产业主导,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发展思路:补短板、建生态、促协调、深化应用
主要举措:
多方式技术攻关,提升智能化水平优势带动;牵住平台这个“牛鼻子”,垂直一体化布局,建立互促发展机制;跨环节的标准制定,软硬协同、云端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