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之际,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天津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以昇腾生态为技术底座,在港口物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数智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路径。
天津港通过私有化蒸馏模型实现安全生产数据分析效率提升45%;贝芸科技打造国内首个国产药物研发大模型;南开大学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20天生成超1.1万个智能体……在天津,标杆案例不断涌现。
智算基建筑牢转型根基
算力如同“数字时代的石油”,是驱动创新发展的要素。2025年2月,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第一时间推动昇腾技术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落地,完成全系模型快速部署并实现“即开即用”。作为天津市建成最早、运营最成熟、算力使用率最高的计算枢纽,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一中心四平台”,聚焦公共算力、科研创新、应用创新、产业聚合,解决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算力瓶颈,并通过联合研发创新机制,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闭环,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能。
教育科研培育创新沃土
依托昇腾算力底座,天津大学打造“海河”系列行业大模型集群,展现了高校在前沿科技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与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协同创新,研发“谛听”交互模型、“天眼”感知模型与“岐伯”中医药模型等,在学术上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也在产学研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
智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在渤海湾畔,天津港正书写着全球港口绿色智能化的新篇章。这个年吞吐量突破4.93亿吨的超级港口,通过港口大模型PortGPT-CV安全生产系统实现全要素智能监测,安全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天津港基于deepseek底座,聚焦港航领域场景,打造出数据助手、视觉分析、智能医疗、数字员工等一系列场景解决方案,通过数智化技术将人、机、场、车、船、箱六大要素连通,搭建起全流程支撑平台,这样的智慧港口方案为全球港航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标杆借鉴。
生物医药领域,天津贝芸科技自研“分子智芯”系列大模型,解决传统药物研发痛点,通过靶点发现至临床前研究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将新药早期发现周期从传统2-5年压缩至10个月;通过智能靶点筛选技术,将阿尔茨海默病等疑难病症的早期发现周期压缩80%。贝芸科技基于昇腾生态,持续深化协同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原研成果跻身世界前沿。
工业制造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菲特检测的“AI+光学”技术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化工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菲凡工业大模型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成为天津市工业领域首个通过国家生成式AI备案的工业大模型。
在化工行业,中国化学天辰公司通过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将海量历史数据转化为智能决策引擎,助推作业模式从“人工检索”向“数字孪生”跨越。天辰AI平台涵盖智能问答、设计助手等工具,精简办公流程,提高工程设计效率,推动标准化设计实践。
天津以场景驱动创新、以生态培育动能的发展模式,不仅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更在全球产业智能化浪潮中树立了“天津范式”,未来,天津的探索或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经验。
(责任编辑:陈聪敏)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