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被勒索影射淘宝机制漏洞 不法团伙为何能屡屡得逞?

运营商世界网 罗帆/文

今日早间,一则“男子专挑不开发票卖家索财,涉敲诈被捕”的新闻再次将淘宝推至了风口浪尖。在许多无良商家欺瞒消费者的同时,也有很多诈骗团伙发现了淘宝保护消费者机制的漏洞,从而借机生事发一笔横财。

20150812105818_706.jpg

淘宝商家遭遇诈骗团伙多次勒索钱财

7月10日,不法买家杨宇庭因敲诈勒索罪被浙江省义乌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其伙同沈某、朱某在网上专门寻找不开发票的商家,向不开发票的商家下单,并以淘宝卖家不开发票为由向淘宝店小二投诉,不给钱就不撤销投诉,以此向淘宝卖家勒索钱财。

事实上,淘宝卖家的信誉机制十分严格。被买家投诉一次就要扣除6分,如果被扣12分就要被罚款1万元并关店半年。如果商家被扣除24分,就必须直接撤店。所以很多商家担心关店的威胁,只得一次次收到诈骗团伙的欺压。

其中,卓某在淘宝开设的日用品旗舰店就曾经收到杨宇庭等人的荼毒。2016年11月26日下午2点,卓某接到淘宝店小二的投诉信息告知。卓某经查看后发现,同一买家因不开发票利用4件商品向她投诉四次。据聊天记录显示,该诈骗团伙在买东西当日询问客服是否可以开具发票,当得知商家不能开发票时立即购买四件商品。

此后,诈骗团伙以商家不开具发票为由四次向店小二投诉,以攒够商家关店的次数。卓某担心店铺清退,只得应允杨宇庭的要求转1000元私了。谁料杨宇庭只撤掉了2个投诉,再次要求卓某转1000元。当卓某再次应允后,杨宇庭又只撤销一个投诉,第三次向卓某索要1000元。卓某无奈之下又将钱款转给了杨宇庭,这才得以了事。

其实,这已经不是杨宇庭等诈骗团伙策划的一次敲诈勒索事件了。早在2016年6月,该诈骗团伙就多次在淘宝上购买商品,反复以不开发票为名勒索商家。据公安机关查明,杨宇庭共敲诈商家多达80余家,涉案金额13.9万余元。

淘宝机制或存在漏洞“纵容”不法买家

值得注意的是,该诈骗团伙屡屡得手是否与淘宝机制存在漏洞有关?根据运营商世界网记者了解,在淘宝网页版的“我的淘宝”一栏可以轻松找到已购买的商品,在每个商品之后都有“投诉商家”一栏。根据投诉卖家的介绍页中,可以发现投诉类型分为6种,分别是承诺的没做到、拒绝使用信用卡付款、未按约定时间发货、未按成交价格进行交易、交易违反支付宝流程和恶意骚扰。

很显然,不开具发票并不包含在投诉原因之内。而且当诈骗团伙询问商家是否可以开具发票时,商家已经告知不能开具发票,诈骗团伙仍选择购买商品,这很显然不能属于“承诺的没做到”。在此基础上,淘宝店小二审核投诉时,仍选择通过投诉,显然没有很好保护商家的利益。

虽然淘宝设置投诉机制并对不合格商家严肃处理,的确是为了防止买家收到不法商家的欺骗。但是在审核投诉信息时,应该严格审核投诉原因是否在6种条件之内。如果不包含在内,应该对买家的投诉予以驳回。此案件无疑也对淘宝敲醒警钟,无论是审核机制存在漏洞,还是审核人员存在疏忽现象,都应该是淘宝积极改善的问题,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淘宝 勒索 诈骗 杨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