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的新纪元(上)

2017-07-19 09:22

作者:平凡

技术就像一辆疾驰而来的火车,当你听到远远的听到,还质疑、犹豫的时候,轰隆一声,它已一闪而过,离你而去。

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汲取经验、洞见未来,以更好地把握潜在机遇。当下正值万物互联产业关口,我们尝试回顾历史经济波动规律,总结产业布局成败经验要素,为即将到来的新纪元,提前发掘出一些启示性的关键建议。

本文借鉴了Chetan Sharma团队《Connected Intelligence Era: The Golden Age of Mobile》报告的相关内容 。特此说明。

blob.png

1、康德拉捷夫长波

1925年,前苏联的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捷夫(Nikolai Kondratieff)在他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提出人类增长历史存在着长期波动趋势。

每个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略有不同,但这种发展模式持续不断重复。

康德拉捷夫系统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其它国家的大量经济统计数据,其中包括物价、利率、对外贸易以及生产和消费等数据。

通过实证研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平均周期为50年左右的长期波动。

他将其所研究的1780-1920年这140年中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两个半长周期运动。见下图。

blob.png


2、熊彼特技术创新周期

20世纪早期,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撰写了可能是经济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书——《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他指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因是企业家通过创新改变了商业经济周期的平衡。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由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客观造成了经济波动的周期。

根据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把1785年-195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产业革命、蒸汽、电气三个长波周期。后人结合其理论,延续出石油化工、互联网两个时代,见下图。

blob.png

blob.png

3、卡洛塔·佩雷兹技术革命周期

2003年,委内瑞拉的经济学家卡洛塔·佩雷兹(Carlota Perez)在她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中,延展了经济长周期理论,并提出了“技术—经济”作用范式——一场技术革命能为整个经济带来巨变,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推动经济爆发性的增长和结构性的变革。

佩雷兹在其书中总结了历史上的五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长周期变迁:

blob.png

结合经济周期发展历程,佩雷兹对“技术—经济”范式的作用机理进行剖析,将单个范式分为导入期和展开期,对应“爆发”、“狂热”与“协同”、“触顶”四个阶段,进一步解释了技术变革在经济长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原理:

1、爆发阶段。新旧断裂。旧范式的产业技术已经成熟,市场趋于饱和;同时,创新技术大爆炸,形成多个新兴产业,吸引早期消费者与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家。“新技术—旧经济”的裂痕开始产生;

2、狂热阶段。资本追逐。创新技术得到市场青睐,大量的资本驱动人们探索、开辟的创新技术下所有可能性道路,导致新型基础设施泛滥,资本进入金融泡沫期。

3、协同阶段。生产时代。金融泡沫破灭后,资本回归理性。创新技术进入实际性生产阶段,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新经济范式逐步占据统治地位。

4、成熟阶段。技术触顶。新经济范式成熟,市场饱和。技术在惯性下前行,创新愈发艰难。社会开始孕育下一次技术大爆炸。见下图。 

 blob.png

blob.png


结合前人的经济长周期研究成果,我们总结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经验:

1、经济长周期的波动共识:

康特拉捷夫、熊彼特、佩蕾兹等学者对于经济长周期研究的不断深入、延展,让我们可以完整地回顾历史上的经济长周期变迁。

虽然具体到时间起止点时,周期各有所不同,但实际差别在于测量的角度,而并非对于周期本身的分歧。

康特拉捷夫与熊彼特是以“波谷到波谷”的时间为周期,而佩蕾兹则是从“波峰到波峰”,且认为前一波的经济波峰同步孕育着下一波的技术大爆炸。

经济长周期的成长更类似于螺旋式上升,而并非简单重复性的波动,这体现全球GDP在经济长波周期推动下的持续攀升。见下图。

 blob.png


2、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

经济增长核心诉求是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满足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

熊彼特的生产要素创新与佩蕾兹的“技术-经济”范式都肯定了经济增长的初始驱动力来自于技术的创新——阶段性的技术大爆炸与随后的延续性技术创新,塑造了经济长周期的基础形态。

但作为初始驱动力,技术若要充分发挥经济价值,离不开成型的新产业、普及的新基础设施,以及适应技术发展的新型生产形态。

其中,新产业是创新技术的商业载体,新基础设施是发挥创新技术优势的能力保障,新型生产形态是释放技术潜在价值的生产关系。

它们共同组成了五次经济长周期的驱动要素。

blob.png

3、经济长周期的增长本质:

经济增长过程是自身的优化升级,除去时间维度上的横向跳跃变革之外,我们从五次的长周期迭代中不难发现,纵向演进一直围绕着能源转换、交通传输与信息媒介三大领域展开。

每一次长周期,都是以单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为突破点,逐渐影响并带动另外两个领域。能源、传输、信息的交互融合,最终推动了经济的优化升级:

第一次长周期,水力涡轮实现了水力从自然界的剥离,替代了部分人力,但水力严重依附于自然水道;

第二次长周期,蒸汽机通过煤炭的燃烧,人为复制了水力(蒸汽动力)模式,正式摆脱了能源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蒸汽动力带动铁路兴起,交通促进区域繁荣;铁路沿线的电报开始出现,信息传递首次启用;

第三次长周期,电力发明的最大价值在于创新了能源的流转方式,大大降低了自然能源的传输与转化成本,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灵活匹配;电报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固定电话出现,丰富了沟通形式;

第四次长周期,石油石化以流动液体的方式,让能源的存储与运输更加方便;内燃机的出现,让动力输出更加多样化;公路、港口、航运等交通形态不断丰富;固定电话跨越大洲;

第五次长周期,互联网彻底消除地域属性,虚拟经济崛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blob.png

blob.png

可以说,经济长周期的演进其实是人类社会将能源、信息从自然界中不断解耦,并通过传输手段,更好匹配供需两侧,达到更高效率利用能源的过程。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数字化时代表达了类似的理念,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网三大网络的相互结合,升级我们的基础设施,能使人类社会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万物互联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