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五新”概念被指虚无 会否如倒闭的无人超市一样脆弱?

运营商世界网 于建秋/文

近日,阿里巴巴凭着在杭州开的一家“无人超市”赚足了吆喝。紧接着,阿里又宣布成立了一个“五新执行委员会”,且由集团CEO张勇担任主席,号称要集中阿里生态所有力量投入“五新”,阵势拉得不小。

不过,在阿里彰显他的“一腔热血”时,却也不乏泼冷水的。其中,一种最为普遍的看法是:“五新”太虚了。

图片.png

据运营商世界网了解,“五新”意指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是由马云在去年10月提出来的。

马云的说法是:未来30年,零售业将呈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业态、并与智慧物流结合,产生新零售;传统的B2C制造将彻底转向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C2B新制造;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产生普惠金融;新技术将基于互联网、基于大数据诞生;而数据也将取代石油、煤和电。

可见,“五新”都是依附于阿里的大数据和技术。反过来看,也正说明着阿里所期盼的,是要以一己之力,承载起涉及零售、金融、制造、技术、能源这五个关键社会领域的数据,足见其野心。

但回顾历史,往往能实现的“野心”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符合当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的新产品才具有生命力。而阿里的“五新”被大众评为“太虚了”,这样的野心能成为现实吗?

从阿里在杭州开的无人超市,或许正好能窥得其中一二。

图片.png

对于阿里的无人超市,业内人士的看法不一,有不少人认为无人超市却带来了不少社会和技术上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无人超市的出现虽然能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但科技发达的背后也将带来社会失业问题和安全隐私问题。

故而,短时间内恐怕“无人超市”的概念还是难以为大众所接受。

就在前几天,媒体报道的一个消息可能会令更多人对阿里的“无人超市”产生怀疑: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营业初试营业,不料竟因气温太高而停止运营了。

如果“五新”和上海的这家“无人便利店”一样脆弱,那恐怕近日的大张旗鼓终有一日会成为一个笑话。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阿里 无人超市 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