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牌照一路在涨 三大运营商此处有蜜汁微笑

运营商世界网 邓永枢/文

近来,近来第三方支付牌照监管收紧,新牌照近乎停发,暂停续展力度加大,目前全国仅剩247张,而在其中可以开展全国业务的“全牌照”,全国仅23家。这趋势导致市场上纷纷高价收购支付牌照,甚至有些单一业务牌照价格一年间涨了几倍,看到此消息三大运营商都笑而不语了。

http://imgs.ebrun.com/resources/2015_12/2015_12_08/201512080601449538150062.jpg

支付牌照奇货可居 业务许可范围成定价指标

在2016年8月央行正式宣布“原则上不再批设新的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入存量时代,使得如果企业跨界进入支付领域唯一的途径就是“收购”。

行业内普遍将一证许可全国范围开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称为“全牌照”,意味着这些公司可开展PC端支付、手机支付和POS收单业务。

运营商世界网观察,2017年上半年共有19家公司被央行注销支付牌照,仅个别支付机构调整合并业务许可,新增牌照为零,支付牌照数量的峰值定格在2016年中的270家,目前全国仅剩247张有效支付牌照,其中包含“支付全牌照许可”23家。

http://www.telworld.com.cn/uploads/20161128/1480296130199968.jpg

全牌照20亿起 三大运营商手持利器

据运营商世界网观察,先是BATJ入局,随后华为、小米、乐视、万达、苏宁、国美等公司加入,布局支付业务早已升至为互联网行业以及部分传统行业巨头的重要战略。

据目前看,市场对支付牌照的高价追逐热情不减,而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资质满足在线上线下的业务开展,收购价格前后出现很大涨幅,单独的互联网支付牌照报价3到5亿元,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的业务牌照价格约5到8亿元,地区收单牌照可叫价到1亿元-3亿元。

其中最值钱的是拥有“全牌照”支付公司,从2014年底万达20亿元收下全牌照的快钱支付,到目前为止,全牌照支付牌照公司收购普遍超过2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于2003年8月成立的全牌照联动优势,被上市公司海立美达以约30.39亿元收购91.56%股权,金额之大令业内震惊。

三大运营商手中均持有支付行业的“全牌照”利器,从市场消息上看,无形中藏着20亿以上的无形资产,真是笑得合不拢嘴了。只是中国移动有和支付、中国联通有沃支付、中国电信有翼支付,三大运营商的支付平台均已成型,并且以支付为依托的后项理财、票务、彩票、跨界合作平台等均已搭建完善,会舍得卖掉吗?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支付牌照 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