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17:22 运营商世界网 符菲/文
运营商世界网 符菲/文
近日,蚂蚁金服公布了一项数据,称大学生电商创业者中有28%使用过网上银行贷款服务,人均每年贷款金额7万元,年平均借贷12笔。但是,阿里一直以来宣传的“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开放的小额贷款真有那么良心吗?
据调查,28%的大学生电商创业者使用过经营性贷款服务。缺少信贷记录的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电商平台却可以根据用户交易数据建立一套信用体系,进行用户信用评估、确定放款额度。
事实也证明,阿里这套做法是具备可行性的。蚂蚁金服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电商创业者贷款不良率为0.2%,而信用卡平均不良率高达1.8%。业内人士称,与阿里“芝麻信用体系”相比,银行的信用审批机制似乎“有失灵活”。
从短期来看似乎这是一件双方互惠的事情,不过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有不少用户反映,由于网商银行的借贷记录也记入征信系统,即使未出现逾期等不良记录,在办理房贷、车贷甚至申请信用卡时仍被银行风控以“频繁的小额借贷记录”为由认定个人财政状况不稳定、不具备还款能力而无法通过审批。
对此,有评论认为,“为原本没有征信数据的个人创业者建立起信用体系”不过是阿里为布局更大的个人贷市场设下的营销骗局,其背后目的不过是为了把用户绑上阿里这条船。
但也有分析者称,银行的“特殊对待”很可能是排挤蚂蚁金服的一种手段,毕竟个人贷市场那么大,没有人愿意把到嘴的肥肉弄丢。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