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占国内50%数据流量来源 在社会征信领域成老司机

运营商世界网 邓永枢/文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与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可将失信人员的信息和外汇处罚信息等纳入征信系统。说到个人征信,生活中的一时疏忽大意很容易进入黑名单,直接关系到自己日后的贷款、社会福利等等的不好影响。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6/46402D2D362E67DF9C52659DF23D09FD.jpg

如今,像淘宝、京东这些互联网电商平台都提供了不少消费贷款平台,像不同额度的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本质上就是短期贷款服务,另外国内不少人群都拥有数张信用卡,消费过后一不小心逾期未还,就会就会触发不良信用记录纳入征信系统。

据悉,2016年11月16日,征信中心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签署《征信系统共享商务信用信息合作协议》,中国电信云公司按季将其“信用租机”业务的相关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

事实上,网民在除了在网购过程中,消费支付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未经自己确认的网上支付诈骗时有发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逾期未还消费贷款,不经意间也会造成自己成为失信人员。

中国电信日前推出一项“免密认证”的业务,依托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采用“通信网关取号”及 SIM 卡识别等技术,提高用户和手机终端反诈骗能力,对个人也提供十分个性化财产保障。

甚至可以应用在ATM提款,当银行卡插入的那一刻,银行系统会向电信运营商询问:用户常驻城市:北京,当前在异地:广州?。电信运营商会通过用户的漫游情况将这个判断反馈给银行,从而使银行能解除这次异地取款的“警报”。这一过程,无需用户任何操作,银行即可完成用户身份的校验。

另据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杨维介绍,在国内50%+的通信数据流量及数据计算行为承载于中国电信的网络及IDC上。电信也实现了90+服务机构承载,月400亿次数的服务访问。

电信以此基础上的大数据服务,可以满足解决风险防控、精准营销、区域洞察、智慧运营四个场景。风险防控方面,对个人的合规性、还款能力、还款意愿、风险行为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形成个人信用模型,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评估分析。

近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随着各类互联网应用和电商业务的发展,很多网民喜欢各类消费金融公司、平台,互联网银行的消费贷款进行支付,虽然运营商依靠大数据技术在支付过程中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反诈骗服务,但还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小额贷款和还款情况,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就不好了。


分享至: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