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 实习生李旭雅/文
7月15日,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睡”)首发申请获创业板上市委员会通过。换句话说,历经两次中止发行之痛的趣睡今年终于可以上市啦!
如果没有小米会怎样?
如果没有小米,就没有今天的趣睡。
2014年,夏卫平、陈林两人分别出了50万元帮助当时一个普普通通的全友家私销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勇创业,成立了趣睡的前身——成都英睿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当时的李勇因为害怕创业失败影响个人声誉,在公司设立之初甚至连名字都不敢暴露。当时在陈林所持有的趣睡有限股权中,4%系其真实持有,另外46%股权系为李勇代持。不过随着趣睡发展越来越好,这部分股权代持已于2015年3月解除。
幸运的是,就在公司成立还不到一年,就被雷军看上了!2015年雷军领衔的顺为资本投资1000万元,刘强东所有的京东集团也进行了投资。
直到2016年6月,成都英睿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趣睡,顺为资本成为其股东。据了解,趣睡是一家专注于自有品牌科技创新家居产品的互联网零售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品质易安装家具、家纺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8H”床垫产品线是其核心品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几年来,雷军不断投资自己看好的朝阳产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从2013年小米投资的第一家生态链公司紫米算起,小米已经投资包括云米、华米、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一系列生态链公司。
据了解,在趣睡这次行动前,雷军控制的顺为投资、天津金米在5年时间内,通过7次股权转让已获得近1.8亿元的投资收益,可谓获利颇丰。
正如《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所言,小米对生态链公司进行资金、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了公司的快速成长。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加深了生态链公司对小米的依赖。趣睡也难逃此魔咒。
截至目前,雷军因是顺为投资与天津金米的所有人,持有趣睡科技约12.01%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也就是说,趣睡想做什么得问问雷军的意见,雷军想让他在小米卖他就得这么做!
据招股书披露,趣睡的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98%,主要通过小米、阿里、京东等第三方平台销售。
在2018-2020年,趣睡在小米系列平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83亿元、4.17亿元、3.26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81%、75.56%、68.2%,占比始终保持在七成左右可以说是很大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小米等电商平台自身经营的稳定性或业务模式、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趣睡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则可能会影响业绩。
复刻小米“薄利多销”的路径难走通
实际上,即使拥有小米生态链的助力,由于吝啬研发、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物流环保、价格“杀熟”等问题,趣睡这几年的利润不断下滑。
据了解,2018-2020年,趣睡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1.14%、1.28%,均低于可比同行公司均值。其研发人员人数也低于可比同行均值,且离职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9.44%、30.19% 、36.07%。
一直标榜“科技企业”的趣睡,在研发上的投入只有1%,销售费用却居高不下。2018年至2020年,趣睡科技各期销售费用分别为6079.12万元、8267.88万元和4512.17万元,销售费用超过研发费用的七倍之多。
此外,趣睡报告期内毛利率分别为29.77%、33.59%和27.89%,相比业内动辄30%以上的毛利率也有一定差距。
显然,趣睡科技是想复刻小米“薄利多销”的路径,但是这真的适合趣睡吗?
近几年来,已上市的小米生态链公司中,华米科技、石头科技、九号公司等纷纷希望摆脱小米系的标签,减少通过小米获得的营收占比,以此来拓宽发展空间。而趣睡如果不革命继续“装睡”,或许只能活在自己的“美梦”中了。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