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 马哲/文
2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了2016年全平台知识产权类投诉情况,共有2000万以上的商品遭遇知识产权投诉,其中49%的投诉被商家自证并未出售侵权商品。然而,还有一半多的产品投诉被证实确有其事,也就是有1000多万商品存在侵权行为。为何阿里平台上会存在如此多的违规商品?
据了解,问题商品大多聚集在阿里旗下的淘宝网中。该平台一向存在商品鱼龙混杂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平台对店铺资质审核不严造成的。
根据规定,企业淘宝开店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联系电话、组织机构代码、对公银行账号、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即可通过审核。而个人淘宝店更是只需要身份证照片、本人手持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码就可开张。在淘宝开店的审核如此简单,就难怪店铺质量良莠不齐了。
对生产销售正品的商家而言,被投诉商品侵犯的是他们的知识产权;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了所谓侵权产品就意味着买到了假冒产品。不少消费者都有误买到仿货的经历,也因此或多或少被侵犯了权益。
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零售电商满意度调查中,淘宝、天猫因投诉率高、企业反馈率和反馈实效性低下等原因,成为了2016年上半年全国核心零售电商前二十位中的最后一位。在此之后,阿里也未能做出足以扭转这一形象的措施。
阿里或许会以平台上商品量大为借口,强调审核商品的难度。但实际上,阿里如果能在商品上传前加强审核,就不必等到商品被举报再被动打假。同样,如果阿里在店铺开张前就对其资质进行更详尽的审核,也不会有那么多店铺售假。
阿里公布全平台知识产权投诉商品量,本意是为了证明有近一半的投诉并不合理。但这也反映了平台上确实存在千万余商品侵权。如此类现象不能得到遏制,只怕会寒了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