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八卦叨/文
每年的两院院士补选都引人关注,因为院士的身份意味着学术水平,全中国14亿人,也只有1000多个两院院士。不过,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又有企业高管被推荐为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这显然引发了高度关注。
今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中,显然有两个人有意思,一位来自贵州茅台酒厂的总工程师王莉,且不说她的身份,仅年龄只有49岁,就引发热议,另一位是山东黄金集团的董事长陈玉民。 那么,这合适吗?
首先,从作为候选人来说,没啥不合适。 《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院士候选人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的:一是由工程院院士直接提名,二是由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过遴选,提名候选人。所以,2019年,百度的李彦宏、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都被列为院士增补候选人,程序上都没问题。
其次,其实当选概率低,重在参与。2017年4月21日,工程院公布的2017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为533位,最终当选成功的只有67人,比例很低。
另外,企业高管当选院士的历来成功概率微乎其微,也就是说,你来参加评选,欢迎,但关建是很少能胜出。为何呢?
主要是企业高管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科协推荐而入选的,而要选上院士是要各个学部的现任院士投票同意才行,而这些现任院士基本只认学术水平,而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有多少钱,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么当选的,都是多年做研究而脱颖而出的。
有人统计过,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效候选人中,有362位候选人是由院士单独提名的,有134位是由中国科协单独提名的,还有37位候选人是既获得了院士的提名,也同时获得了中国科协的提名,是双提名。最终的67位当选者中,有5位是院士和中国科协双提名的,其余62位都是由院士单独提名的,而当选者中没有一位是中国科协单独提名的。也就是说,没有现任院士认同,不管什么途径提名的,最终是无法通过院士评选的。
不过,这也没啥遗憾的,毕竟能入选院士评选已经是一种荣誉。
(责任编辑:韩丽)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