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八卦叨/文
对于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来说,早年充满争议,最近看了一篇回顾南方科技大学开学10年的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客观,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就像文章里写的,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当事学生很难说得清,自己当初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指入学后故意给学生们的高考机会),是不是也因为“对突破固有大学范式的冲动”。
南方科技大学如今比较成功,从2012年开始,国家也承认学历。但是,我认为,建校之初,首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未取得招生许可证的情况下提出,“先行先试,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自颁文凭。”这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之路。
首先,这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觉得只要是改革就是好的,哪怕改错了也是对的。
其次,其实只是时间问题,用不着”不买票就先上车“。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就取得了将招生纳入国家计划,这时候学生也将获得国家统一承认的学位,而2010年招生的首批学生在毕业时就没有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让这么年轻的学子无法去进国有单位、考国内的研究生。所以,2010年不招生为好,只需要等两年,到了2012年再招生就都好了,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也不至于没文凭。
另外,资料显示,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毕业生29人,截至目前已有17人被世界名校录取,这并非什么好事,中国985高校现在都成了给国外输送人才的基地,而他们去了国外之后,能留在国外的就尽量留在国外,所以,中国的人才如果都去了国外,我们就白出了那么多教育费用培养。
还有,即便南方科技大学当年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很多去了国外名校,这也并非完全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南方周末》的报道也披露了真实情况:是因为校长朱清时等一些知名教授写了推荐信。
我可能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实际上,我觉得,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的方向是对的,但步伐走得过早,脱离了现实,实际上就是“理想主义的标签”,我们的高校更不应该把出国留学当成一个很光荣的事情,都出国了,中国难道不需要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韩丽)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