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八卦叨/文
史上最惊人的上市被叫停事件之一上演——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不过,如今蚂蚁集团员工们关心的是,那些到手可兑换的财富怎么办?原本要诞生的“亿万富豪”、“千万身家”怎么办?
支付宝的母体蚂蚁集团曾被认为是今年全球最大IPO,据悉,将融资近350亿美元,超过沙特阿美去年290亿美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最终募集金额为1321.86亿元,根据上市定价及总股本303.7亿股计算,蚂蚁上市市值约为2.09万亿。这将超过摩根大通公司,是高盛集团的4倍。
然后,一切都将成泡影,蚂蚁集团员工的发财梦似乎也将破灭。为何呢?
首先,很多似乎都是假象,蚂蚁集团以前叫蚂蚁金服,今年非要改名为蚂蚁集团,蚂蚁对其更名理由是,“蚂蚁是科技企业,而不是金融企业”。当时这句话就让人困惑,因为蚂蚁集团主营业务支付宝怎么看都像是金融企业,怎么会是科技企业呢?果真,蚂蚁集团被叫停的相关说法之一就是,“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落脚点是金融,本质是金融服务,因此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一样,其客户都属于金融消费者。客户的资金存放、借贷和支付都属于金融活动”。
其次,既然蚂蚁集团是金融企业,却为何非要说自己是高科技企业呢?显然,是不希望被作为金融企业监管。
可是,监管部门怎么说蚂蚁集团的呢?“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与金融机构类似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由于渠道和客群特点,可能引发一些新类型的金融风险”。
而且,非要自己披上“科技企业”外衣、拒绝承认自己是金融企业的蚂蚁集团又有什么问题呢?仅仅说一点吧,监管部门成,“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从消费者风险控制看,在其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银行要求抵押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也就是说,像蚂蚁集团这样的,一旦用户还款有问题,就会牵涉到国有银行,给国家造成巨大风险。
蚂蚁集团原来是这样具有巨大风险的小额网络贷款公司,谁敢让它上市?
在蚂蚁集团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近40%的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激励。这意味着一旦上市成功,这些员工也将实现“一夜暴富”。
来看蚂蚁集团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有帖子披露,四年前(2016年)如果按照蚂蚁金服P7(小团队组长的职阶)去入职,大约就能分到3万股蚂蚁金服股票。2019年蚂蚁金服内部期权定价大约为每股400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P7员工,为蚂蚁金服服务四年,不算工资收入,仅仅计算期权收益在账面上就可以拿到1200万元。
但是,一切都还没兑现。
(责任编辑:韩丽)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