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运营商世界网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有棱角,有情商”运营商世界网正式上线发布会暨2016年度中国TMT行业“领秀榜”盛典。
中国联通实体渠道部副总经理陈丰伟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媒体界朋友,非常荣幸受运营商世界网和康钊老师的邀请参加本次盛会,我谨代表运营商长期工作的从业者,将近期运营商关心的一些重点话题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万物智能·连接未来”。
说到智能终端未来的几年,4G终端乃至5G终端仍然是体量最大的产品。比较简单,列了几组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中国的4G手机的市场仍然将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5亿的概念就是说未来几年中国的手机市场仍将保持一年5亿台以上的4G终端的销售规模。5亿台的基础来自于什么地方?来自于中国有13亿手机用户,这13亿手机用户已经进入了二次换机、三次换机、四次换机的时代。我列了1.3,这个数字是我们综合了各大品牌厂商,以及三大运营商的网上数据进行一个分析,现在1台终端带动了1.3个号码的存在,所以说按照正常目前换机周期18-20个月左右。7千亿就是刚才讲到了4G手机是5亿手机根据平均单价每年7千亿销售额,这个概念是3倍于PCG销售额的市场,超越了所有家电的销售总额,这个家电包括黑电、白电、小家电、健康类生活电器。理所当然4G终端自然是智能终端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单品。
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渠道,和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合发布了全网通白皮书,率先对全网通展开了怀抱,经过发展已经成为了4G手机的行业主流。但是2017年我们看到运营商都有一些变化,首先三大运营商都同时在维护着三张网络,比如以中国联通为例,有GSM、WCDMA,接下来可以预见在未来2-3年的时间,三大运营商都将为自己的网络,选这个网络将带来手机产品未来差异化的变化,因为涉及到各个运营商的情况不同,我也不在这儿展开去说。进行的一些策略都是为了三大运营商进行网络变化的准备。同时通过最近的一些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前几年硬件快速的发展,硬件的卖点变化在减慢,比如说用户和渠道不再过于谈论几核,几寸屏,或者是不是双摄,未来材料多样化成为一个主要方向。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在于材料的变化。
未来尤其从2017年开始,中国运营商还将为中国带来一个重大利好贡献,就是实名制的深入,号码实名制将为中国的信用消费提供基本条件,令人羡慕的不花钱就可以把商品免费拿回家的信用消费时代即将来临。这在国外甚至已经有超过10年的消费习惯,一直在中国为什么没有推行?主要是源于中国的信用机制不够完善。三大运营商在完成全部号码的实名制之后,应该说为信用消费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前几天对于一个大型通讯连锁门店店长进行交流,现在在他们门店70%的用户已经接受手机先拿走,然后稍微付一点利息,分期还账,12个月或者24个月,所以这将为智能终端消费习惯带来一个重大的改变。可以预见运营商长期手机补贴压价,2017年中国手机消费市场将进入一个金融信用消费爆炸性增长的年份。
在欧美和日韩国家,智能终端销售都集中在运营商门店,大家出国可以看基本上都是运营商的营业厅销售手机或者销售一些智能数码产品,很难见到第三方销售门店在销售智能终端。前几天我向一名中国顶级品牌高管请教,对于中国联通的实体渠道有什么样的好的建议?他当时告诉我说具体怎么做是你们运营商的特长,我答不出来,但是我知道什么是错的。我说什么是错的?他说比如说有一些运营商的渠道管理部门,太关于强调将厂商的渠道,或者是社会合作的渠道作为自己发展的重点,这个对我们厂商而言是完全不在乎的,之所以我们找运营商合作,在你补贴不断压价的情况下,运营商自主可控的渠道才是厂商最感兴趣的合作点。所以说这样看下来,那么未来的几年三大运营商都将在渠道的自主可控性方面做出自己的举措,这个也是与国外运营商渠道成为数码产品销售主渠道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这方面中国联通也做出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所以未来在自主可控的情况下,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及在运营商的实体渠道商开展O2O的合作是最为现实的。前段时间我们与百度的糯米在10个城市,1000个店面开展了O2O的合作,每天销售手机已经超过1000多台,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尝试,但是它为实体店面如何吸引客流带来销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前一天有幸参加了美国举行的CES2017在那个会上我有幸碰到了康钊老师,我们一起看了几天的展览,这一次是比较大型的展览,因为美国的CES是从1967年举办第一届,到今年正式是50周年。这个展览的规模非常大,尽管有很多报道,但是很多朋友见面的时候都说你去参加CES到底有什么样的感受,作为一个亲历者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总结就是万物智能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上面放了几个常见的图片,但是它已经不是过去认识到的设备或者物品。比如说智能床,可能智能床未来是成为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个头最大的智能终端,或许未来我们平常用的梳子都能变成智能的,通过传感器感应头皮变化,给你带来一些健康的建议。比如说智能马桶,那我们见到了可能带电磁按钮的马桶可能不是智能马桶,可能能判断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走进它,翻几层盖。记住更多的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商机,这给我的感受就是如果你要开发新的产品,那么你就要将用户使用量最大的产品,还没有智能的把它变成智能的,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从你睡的床,你的枕头,你的台灯,你起床以后看的手机,使用的马桶,以及出门要骑自行车还是打车,都离不开智能。
到底什么是万物智能?我们认为万物智能并不是电子化的产品就是智能,同时万物智能的内涵远远高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万物互联。比如说现在路灯都是通过联网的,甚至说垃圾筒都是联网的,来判断每个垃圾筒里面是不是已经满了,是不是需要每一个清洁人员必须要去清理。
到底什么是万物智能,前几年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言论似乎非常流行,事实上是每一次运营商通信网络的升级都给行业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改变。实际上在2015年的年底预测2016年的4G终端销量的时候,行业上一直说我们的销量增长不会超过个位数,不会到两位数,但是实际上在三大运营商的共同推动下,2016年的4G销售终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预计2020年5G即将商用,用于智能终端的esim的技术,都将为万物智能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一届CES给我的感受还有一个是相对负面的,就是智能手机在万物智能当中的地位似乎受到挑战。比如说在家庭当中的中心,行业称为叫homehub可能不是收集了,有可能是客厅当中大屏的大冰箱,因为在家庭当中屏幕最大的有可能是冰箱,因为电视是看的装备,不可能用手去触它。最近我们看到一个展览就是大冰箱变成了最大的中心。但是手机仍然是体量最大的智能终端的单品,运营商对于万物智能更有深刻的理解和定义,万物智能有大数据的运算能力,需要云进行汇聚和存储,需要万物进行连接,这才能称为叫万物智能,不是简单的听懂人的需求就叫万物智能,必须基于链接。
可见,未来每个人除了手机以外,都将最少拥有10个以上的智能终端的链接,现在其实我们数一数像手表,Pad等等一些这样的产品,平均下来在家里总是拥有接近10个或者未来超过10个这样的智能终端。运营商推出的副卡业务,包括一号多终端,虽然拥有一个手机号码,但是这个手机号码可以在多个终端上同时共享你的流量、账户,甚至可以同振同响。比如我们马上推出的手表,运动的时候手机可以不要绑在胳膊上,打你这个号码是手表在振铃,可以在简单的信息通话功能用这个产品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单独的为此付出费用。如果一个号码可以扩展出10张esim,或者sim卡,插在10个智能终端当中,不见得非得要求每个终端都得用wifi进行链接,因为在wifi在移动的过程当中无法进行连接。所以说未来运营商在万物智能这个时代必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那么运营商将和大家一起再创造像手机这样单品的7千亿的市场,虽然单价没有手机那么高,但是总量也可能是两个7千亿,也可能是三个7千亿。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们认同运营商世界网和康钊老师做事的原则,也祝贺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