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赵文悦/文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亿元一事掀起中概股巨大风波,如今的瑞幸咖啡不仅停牌,还面临着多方起诉的巨额罚款,对于瑞幸咖啡的“悲剧”目前行业存在多种声音,有一片倒的倒喝彩,也有全局意识理性分析的,但这复杂的多重声音中,也出现了严峻局势下瑞幸的生机尚存的舆论走向。
瑞幸真的一点活路都没有了吗?运营商财经网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试图揭示瑞幸咖啡的销量情况。
造假公告前:受疫情影响下单量急剧下滑
据运营商大数据洞察公司“云海淘金”统计显示,在疫情爆发后,瑞幸咖啡受到严重影响。
“云海淘金”是大数据智慧商业洞察新秀,其采用的是中国三大基础通信运营商之一的某运营商的大数据,能准确洞察出各种APP的用户活跃情况、用户画像等130多个运营指标。
“云海淘金”的分析师对运营商财经网表示,根据对运营商大数据的洞察,显示的结果是,疫情前使用瑞幸APP基本保持每天有170万用户。
后随着疫情严重,日活跃用户下降到30万左右,直到2月底开始回升,截至造假风波爆发前,用户回升到141万。
股票停牌后:瑞幸咖啡用户数反而暴增
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自曝于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了2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相关的费用和支出也相应虚增。
此消息一出,瑞幸股价暴跌,历经多次熔断,并于4月7日停牌。
根据“云海淘金”的大数据监测,就在其股票崩盘的同时,瑞幸的APP和小程序也崩了,不过后者的“崩”却是因为订单量暴涨。
“云海淘金”的大数据监测显示,而到4月3日,使用瑞幸的活跃用户达到了历史最高峰498万,比前一日涨了3.5倍之多,是其历史峰值的2倍。
媒体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大数据监测。
4月3日当天,大量用户涌入瑞幸门店和APP消费,导致订单暴涨,有店员称订单是平常的一倍多,根本忙不过来。与此同时,瑞幸的App、小程序也不堪重负,突然闪崩,打开后显示“服务异常”、“远程调用服务失败”,或者页面直接显示空白。
危机爆发后:瑞幸咖啡活跃用户反而高于之前日常下单量
此次做空机构浑水反复质疑的是瑞幸咖啡的用户数造假。
不过,“云海淘金”的大数据监测还显示,目前,瑞幸咖啡的活跃用户量在经历一周多前的最高峰后虽有回落,但仍然在上涨,且始终高于此前的均值。
这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之前赠送的咖啡券没用完,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瑞幸咖啡在上市前曾投保“董责险”。
所谓董责险,即“董监高责任险”,是针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在履行管理职务或雇员职责时,存在因不当履职行为损害公司、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利益,而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风险进行承保。
上市前投保“董责险”极为有先见之明,据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瑞幸很大几率能得到赔偿,或可用以渡过难关。
意外收获:反而新增不少粉丝
瑞幸爆出造假之后,反而获取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在消息爆出后,许多网民都认为瑞幸是一家“薅资本主义羊毛请国人喝咖啡”的企业,因此纷纷表示支持瑞幸,以后会买瑞幸的咖啡。
并认为,瑞幸造不造假,都与消费者无关,但其让国人用不到一半的价格喝上同星巴克一样品质的咖啡就是值得支持的。
在其不断烧钱开店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独占的用户。
据运营商大数据洞察公司云海淘金的监测显示,瑞幸与星巴克2020年3月份的重叠用户只有127万,重叠率仅为9%。
瑞幸的所有用户中,独占用户高达65.98%。相比星巴克,瑞幸更受24岁以下年轻人的青睐。这一部分用户也成为瑞幸活下去的有力本钱。
(责任编辑:方悦)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