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财经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财经网 刘慧敏/文
近日,运营商财经网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了解到,寺库公司因网络购物被消费者告上法庭,消费者称其消费欺诈,强烈要求增加十倍赔偿,追加后金额达60.8万元。
承诺是“白金”买回来却是“18K金”?
按秦先生回忆,自己于2018年7月8日在寺库网购买了尚美戒指一枚,花费6.08万元,材质标注为白金,寺库方面承诺假一赔十,还承诺在8-17天内发货。但是却迟迟未发货,直到2018年9月23日才收到货。
收货后,秦先生进行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鉴定结论显示该戒指材质为18K金,并非白金。秦先生愤怒表示,该行为已经属于欺诈行为,要求十倍的惩罚赔偿。
据悉,在寺库网该戒指的商品详情页面中,部分商品参数显示“产地:意大利,商品材质:白金,品牌名称:尚美,商品附件:包装盒证书,详细分类:戒指”。
寺库称“白金”指的是颜色而非材质
面对秦先生的质疑,寺库公司拒绝承认自己存在欺诈行为,并委屈表示,公司从未表示所售商品材质是铂金,“18K白金”是Au750白色金的一种通用描述,并非指铂金。
其字母K是金及其合金纯度的表示方法,“白金”是对商品颜色的描述,而非材质的描述。
据寺库公司介绍,近年来,受国家市场影响,珠宝首饰行业中为了产品美观,会在黄金中融入不同的材料,使其呈现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玫瑰色等,行业内按照黄金的颜色习惯将之称为K白金、K金、K玫瑰金。
寺库公司是否涉嫌消费欺诈?
对于寺库公司将该戒指标注“白金”的行为,双方进行多次辩论后,法院认为,寺库公司对该商品的标识与规定不符,未尽到规范标识商品信息的义务,存在标识瑕疵问题,因此要求寺库公司退还秦某货款6.08万元。
但同时,对于秦某所指出的欺诈问题,法院并不认可该说法,法院方称,虽然在商品详情中将商品材质标注为白金行为不规范,但是也没有表示铂金的符号。并且根据相关机构出具的《说明函》,白金属于对黄金颜色说明,并不代表铂金。因此,寺库公司的行为并不算消费欺诈,法院驳回了秦某提出的十倍赔偿金要求。
创始人李日学带领下的寺库
据悉,寺库公司的创始人为李日学,2008年李日学瞄准中国奢侈品垂直电商市场,成立寺库网上商城。2017年9月,在他的带领下,寺库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直到如今,在国内奢侈品垂直电商领域,寺库始终占据着头把交椅的位置。
对于消费群体的重要性,李日学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曾多次表示,寺库想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高端的精品生活服务。
不过此次“白金标识”事件纠纷却让他丢了不少面子,也给寺库品牌形象带来了不小冲击,有网友评论称“这就是欺负我们消费者不懂,故意引导我们错误理解,打擦边球呢吧。”
(责任编辑:刘慧敏)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