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中国新政记

   运营商世界网  康钊 /文

一年多前,高通在中国是“那样”的感觉,但现在变成了下列崭新气象:

11月初的青岛渐有凉意、风也有点大,但国际会展中心里有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身着深色西服的孟樸和几个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大佬们坐在一起,他的右边是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再过去一位是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王晓初的右边则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

孟樸是高通中国区董事长,这里是中国联通的主场,在联通2016合作伙伴大会上,孟樸与这些重量级人物同台讨论行业技术话题,宣布高通将与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展开更广泛合作。

这是一个简单的信号吗?一年多前会这样吗?大多数业内人士可能会说“不”。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高通重回中国产业链之巅,本文希望探索国际芯片巨头高通在中国的“新活法”以及与中国手机企业互利合作的新方向。

  新政首指产业链:从销售关系到合作关系

  孟樸去年6月重新回归担任高通中国区董事长,青岛举行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的这次代表高通的完美亮相可以说颇具象征意义:在中国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一年有余后,高通中国推出了什么新政、见效如何也因此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多数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孟樸成为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最主要座上宾的含义,但仔细分析就可悟出,高通中国实施的新政已经轮廓显现,首条就在于与产业链企业的深层次沟通。

接近高通人士介绍称,有段时间高通中国跟国内手机企业的关系以销售为主,某种程度上没有得到后者的充分认可;因为专利问题没解决好,所以在去年遭到了发改委巨额罚款。仅在一年多以后的今天,高通与更多的中国企业展开深层次合作,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公开资料显示,2015 年2月,在经过长达1年多的调查后,中国国家发改委最终对高通处以 9.75 亿美元反垄断罚单,并要求高通针对中国手机企业的专利授权进行整改。

  随后,为了落实发改委的要求,高通公司开始降低了专利收费标准,并与中国手机企业重新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据悉,目前国内手机企业中,包括华为、小米、联想、OPPO 、 vivo 在内的 110多家国内厂商都与高通签署了新的专利授权协议。

高通11月2 日公布的 2016 年第 4 季财报显示,高通第4季净利达到 16 亿美元,比 2015 年同期的11 亿美元成长 51%,超出了市场预期。市场分析师表示,业绩增幅巨大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与中国智能机制造商新签专利授权协议,以及移动芯片业务销售成长的拉抬,使高通交出亮丽的成绩单。高通公司CEO莫伦科夫也在声明中表示,“公司第四财季的每股收益超出了我们预期的上限,这反映出在中国签订的新授权协议以及芯片组出货的强劲增长。

专利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那么,高通中国区究竟做了哪些事情呢?

从一些公开的情况首先可以看出,高通已经正确认识专利问题的影响,在“反垄断案”尘埃落定后,高通多位高管亲自拜访发改委及其它部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其实,对于中国手机企业而言,专利费也是一笔难以避免的支出,和高通签署专利许可授权协议,能解决专利方面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专利费是双方协商的一种机制,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这也与国家鼓励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用户换机频率放缓,中国手机企业在海市场博取更多空间已成必然,这也让手机专利许可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微观的细节也反映出了一些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以及在高通中国的新努力下,中国手机观念所产生的重大变化。

  OPPO已经与高通合作多年,如今对高通的业绩贡献不小。2009年OPPO开始有专利申请,当年申请量仅有2件。按照OPPO自己的说法,到2015年11月30日,OPPO公开的可查专利申请共628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有4853件,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7.2%。OPPO授权专利共1427件,其中发明专利470件,实用新型专利763件,外观设计专利194件。

  甚至有网上文章称,“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OPPO在2015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中排名第四,介于中兴与华为之间”。

  如果果真如此,OPPO的专利应该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护自己了,但结果是,2016年8月1日,高通与OPPO低调达成了新的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按照协议条款,高通授予OPPO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 LTE(包括“三模”GSM、TD-SCDMA和LTE-TDD)终端的付费专利许可。

  很显然,OPPO终于认识到了与高通专利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哪里,这种转变应该是高通中国区一年多来的努力的结果。 

  加快布局中国半导体市场

  值得关注的还有,在孟樸走马上任前后,高通中国开始大幅度布局中国半导体市场。

2015 年 6 月,高通携手中芯国际、华为、imec 等公司,共同投资中芯国际旗下以开发 14 纳米先进制程为主的新技术研发公司。而 2015 年 12 月,高通还透过其子公司对中芯长电进行增资,使中芯长电于 2016 年初便达成28纳米硅晶圆的凸块加工量产计划,并在今年7月实现14纳米硅片凸块量产加工,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进入14纳米先进工艺技术节点产业链并实现量产的半导体公司。

最近的一次布局是在11月8日,高通位于上海的新公司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新公司将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封装和测试服务提供商安靠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半导体制造测试业务。

此外,高通还积极拓展物联网,在中国成立了瞄准智能硬件的合资企业,在无人机、VR、机器人等领域拓展与中国厂商的合作关系。

  高通以前似乎不是这样的。过去高通收入来源除了芯片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手机企业交的专利授权费。

  但是,高通在中国显然变了。

高通的变化与智能手机市场大环境改变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手机出货量不断放缓,手机企业都在寻找业务增长的突破点。从高通日前发布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因为专利授权费推高利润,但高通的年营收额则是下滑的:在整个2016财年,高通的营收为236亿美元,比2015财年的253亿美元下滑7%。

  日前,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出预测,2016年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4%、达14亿9000万台,与之相比,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约13%、总数14亿3000万台。由此可见,高通在2016财年的营收下滑,与市场大环境不无关系。

但市场增长乏力并不会就此打住。上述机构并预测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达到15亿6500万台、增长率5%,之后该市场到2020年都将继续维持个位数出货成长率。也就是说,高通在芯片以及专利授权上的收入增速或将面临不断放缓的趋势。

因此,加强新的布局,对中国半导体企业进行投资显然是面对市场的一种创新之举。 

  加码高通中国内部管理

有业内人士也深深感受到,作为曾经开拓中国市场的高通中国元老,孟樸离开数年后回归时,变得更成熟、更老到了,其对企业形象和内部管理都更精细化,而不是直愣愣只看销售数字。

在去年9月第一次面对媒体时,孟樸就直言其上任之后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就是,作为一个技术型的跨国企业,高通如何将自身和中国的发展很好得结合起来。而高通中国人士透露称,孟樸上任后,在高通中国的内部管理上没有丝毫放松。“一方面培养员工的信任、稳住军心;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鼓舞士气。”该人士评论称。

实际上,在对人才和研发的投入上,高通一直不遗余力。资料显示,成立31年以来,高通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420亿美元,每年都将税前收入的20%投入到研发。

不久前高通公司最近刚刚在深圳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兼具对内研发和对外创新两大功能。“更多的是对外,支持中国的双创。无论是个人、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高通将与他们在5G、物联网等等方面发掘合作机会,我们也将把最好的研发装备部署在那里。”孟樸说。

最近一年多高通在中国紧锣密鼓的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以及与中国政府、产业链、合作伙伴深层次合作取得的成绩是比较明显的。正因为如此,高通在2016年11月22日被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经济观察报联合评为“2016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这是进入中国发展20多年的高通第一次获此奖项,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市场对高通近一年多时间以来的各项举措和部署的认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业务上,高通正面临来自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冲击:目前华为、中兴等企业纷纷布局芯片领域,华为刚刚推出的芯片麒麟960已经成为其直接竞争对手。日前有消息称,拖欠高通专利费的魅族或在新机PRO 7中搭载华为麒麟960。

  该人士评论称,随着MTK、展讯、海思等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孟樸足够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将重新点燃高通中国的希望。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高通 孟檏 新政 中国联通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