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世界网 董佳尧/文
董明珠的“造车梦”渐行渐远,11月16日,格力电器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而董明珠的美梦也以一纸告知函碾碎,而最终董明珠也只能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执念如此深 不过是镜中看花
董明珠的造成计划于今年8月正式提出,并且设下2020年乘用车销售20万辆的宏大目标。之所以设下造车这一计划,无非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概念近年来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红利期还没到来,不过,政策红利早已有目共睹,这些福利已经让很多资本开始跨界争夺。格力之所以争取造车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这两年一直占据政策优势。另一方面,格力倚重的空调业发展临近天花板,急需转型,并且格力的资金优势,对于现金流800亿元的格力,不成问题。
可是,为何董明珠要执意选择珠海银隆。正如董小姐所说:“从技术角度分析,珠海银隆的技术在中国是唯一的,这次收购对格力来说是如虎添翼。”珠海银隆不仅在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揽获数笔大单,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其钛酸锂材料技术加上空心环型结构,相信会给所有的电气设备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用户体验。这对于格力在家电市场的发展也会是绝对优势,相较来说,格力在该笔并购业务中才是最终获益方。
坎坷联姻路 缘何恋银隆?
面对转型和利益的驱动,董明珠不顾外界的质疑依旧执意的要与银隆“联姻”合作。于是就出现了,在停牌的4个月的时间里疯狂的“表白”模式,截止7月25日,格力电器就给银隆连发了21个公告,到8月23日格力连发35条公告披露收购详情并表示将作价130亿元购买银隆新能源100%股权。即便珠海银隆发来“分手信”,格力电器在公告中仍赞誉珠海银隆。
可是,且不说格力是否对汽车行业熟悉,单说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泛指电动),小打小闹居多,实际有影响的非常少。在电池续航技术、充电速度技术没有突破之前,一切电动车都只是市区内代步工具而已。国内有能力研发这些电池技术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
即便董明珠与银隆“看对眼了”,密谋“联姻。今年8月份格力电器和珠海银隆的21名股东签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
可是,谁料格力电器的股东们却不买账。
一个人的战斗 煞心费力不讨好
10月底,格力电器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此次股东大会正是这次重组中各利益方集中爆发的体现。从投票结果来看,中小股东普遍对格力电器此次重组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矛盾焦点是股权被稀释。
而同样做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起家的一家上市公司曾经为造车投入巨资进行跨界收购,但近期也传言造车的难度比其预想的大。即使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曾透露,刚刚从电池行业进入汽车行业远时面对的困难远比自己当初想像时难得多。
在挣快钱的时代,格力能做到长期投入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么,同时从家电行业到汽车领域,跨度如此之大,格力的造车技术方面优势何在?面对客车市场需求弱,格力造车能打开多大的市场,等等。这些都将是摆在格力面前的一座有一座大山。
得知这一结果后,珠海银隆的股东也不买账了。于是,董明珠的美梦终究以破碎告终。
格力自身并无造车经验,汽车与空调又是隔行如隔山,之前格力在手机领域的豪言与现实的惨淡还历历在目,所以这次格力要势必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