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 刘怡君/文
近日,Nivea(妮维雅)母公司、德国个人护理用品巨头 Beiersdorf (拜尔斯道夫)公布了2018上半年财报。截至6月30日的上半财年中,拜尔斯道夫集团销售额为36.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2.22亿元),有机增长7.7%。
提起拜尔斯道夫集团,妮维雅母公司这个代号可能更为人熟知, 相比旗下品牌妮维雅,拜尔斯道夫可低调多了。不过,拜尔斯道夫的故事却很有意思。
为何拜尔斯道没被宝洁收购?
1882年,药剂师保罗·拜尔斯道夫(Paul C. Beiersdorf)在德国创办了拜尔斯道夫公司,主要制造医用橡皮膏、润唇油和医用药皂。1922年,拜尔斯道夫上市,发展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进入21世纪,拜尔斯道夫股权出现争夺,有意思的是宝洁曾2次意图收购拜尔斯道夫集团,然而在多方阻挠之下未遂。2003年,宝洁试图收购拜尔斯道夫集团,并向大股东安联保险提出收购协议。
然而,担心宝洁只对拜尔斯道夫的品牌感兴趣,而不是整个公司,汉堡市政府、奇宝控股公司(如今的马克辛投资集团)和拜尔斯道夫养老保险投资基金等股东纷纷表示反对。
为了阻止宝洁控股拜尔斯道夫,最终达成的解决方案是,本就通过奇宝控股公司持股30.3%的赫茨家族,从安联保险处购得19.6%的股份,持股增加到49.9%,一跃成为拜尔斯道夫的最大股东,并延续至今。
与此同时,安联保险仍然持有3.6%的股份,拜尔斯道夫集团回购了7.4%的股份,还有3%被授予拜尔斯道夫养老基金。此外,一个私人持股家庭,保留了他们的股份。最终通过这一公私联盟的形式,确保了拜尔斯道夫集团的总部能够继续留在汉堡市。
尽管收购计划搁浅,宝洁却没有死心。2010年,宝洁时任CEO麦睿博再次公开宣称,有意收购拜尔斯道夫集团。不过很快,通过马克辛投资集团控股拜尔斯道夫50.46%股权的德国赫兹家族拒绝了宝洁,表示将继续长期持有这部分股权。
宝洁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收购拜尔斯道夫集团,自然是看上了妮维雅。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宝洁公司曾在2010年表现出对妮维雅品牌的高度兴趣,公司高管也多次公开表达了在适当时候收购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的意愿。
看来,作为全球最大的护肤品牌,妮维雅着实很让人眼红。
拜尔斯道夫如何在中国市场立足?
自1913年起,拜尔斯道夫便与中国消费者有着悠久的联系。其旗舰品牌妮维雅是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知名品牌。除了妮维雅在中国护肤品的业务外,拜尔斯道夫在一年前收购了丝宝日化的多数股权。对于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来讲,丝宝日化业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如同拜尔斯道夫妮维雅上海公司及其品牌妮维雅,丝宝日化旗下四个著名的舒蕾、美涛、顺爽、风影四大品牌在头发护理的细分市场成就了拜尔斯道夫在中国洗护市场的成功。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拜尔斯道夫的策略就是“专注”。“目前仅仅只是妮维雅这一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渗透都还留有很大空间,至少下个10年,仍然需要专注的去做这件事情。
拜尔斯道夫在华的独资子公司名叫妮维雅(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NIVEA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蓝听装的妮维雅润肤霜(当时译名为“能维雅”)在中国成为老少皆宜,四季适用,享有很高声誉的护肤品。
NIVEA进入中国十余年来,市场份额连年攀升,并已成为中国肌肤保养市场的领导品牌之一。1995年,Medical事业部在常州成立拜尔斯道夫(常州)有限公司。
目前,NIVEA在中国已经上市了六大产品系列:脸部保养系列,身体保养系列,润唇护理系列,防晒系列,沐浴系列,男士系列,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已遍布34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关注是在青岛的发展。
拜尔斯道夫中国区团队表示,对中国市场的新挑战,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