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康钊:国内芯片业再苦再难也要追!需紫光大量的资金投入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刘双/文

近日,紫光集团内部股份变动不小,清华控股通过股份转让将与高铁新城、海南联合对紫光实行三方共同控制,二股东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因此排位上升,成为继清华控股之后的最大股东。

虽然在股东层面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但这对于紫光整体发展而言其实并无影响。持有北京健坤七成股份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仍旧是紫光的掌门人,并且作为如今紫光的单一最大股东,手中实权加大,在管理与领导层面,并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而赵伟国的能力业界一向有目共睹,能将紫光做到国内芯片领域的老大,任谁也不敢小觑。据赵伟国在今年8月的介绍得知,2017年,紫光共提供了34亿颗芯片,其中包括的手机芯片,从数量上看已是仅次于高通和联发科的全球第三。

可见对于紫光而言,真正的挑战永远不是来自于内部,而是外部整个中国芯片领域的大环境。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的产品需求达1.4万亿元,但国内自给率仅为38.7%,其中存储芯片完全不能自给。

运营商世界网CEO兼主编康钊也对此表示,国内芯片产业与国外的英特尔、高通、三星等芯片巨头还有差距,需要追赶很长时间。但他同时也认为,芯片是国家核心产业,许多领域采用的芯片十分敏感,需要有紫光这样的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再难再苦也要追赶。

“再苦再难也要追赶”似乎也说出了赵伟国的心声。如今,高通在芯片领域的手越伸越长,今年已经在中国开启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对此赵伟国也曾喊话高通要有远见,给中国企业一口饭吃,但显然赵伟国也很清楚,求人不如求己,施舍永远不如自己努力变强大来的更实际。

赵伟国称,2017年紫光已经在研发上投入了200亿元左右,而今年,这个数目也绝不会变少,尽管外部环境恶劣,但紫光肩负着国内芯片领域“大哥”的责任,带领“中国芯”杀出一条血路是其自觉的使命,“无论如何,还是咬紧牙关往前挪。”赵伟国说。

康钊认为,目前中国手机芯片已经形成了海思做高端芯片,紫光展锐做中低端芯片的有利格局,同时物联网芯片等新型芯片领域也较早进入,中国芯片企业依靠中国庞大的市场,面临较好的机遇。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芯片 紫光 康钊 赵伟国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