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文生:小米的5%的宣言,是硬件战略还是营销噱头?

2018-04-26 23:46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英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區文生/文

近日雷军在小米6X发布会上宣称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引发各行业大咖讨论。英米家联合创始人兼CEO區文生也对此发表了观点。

1.jpg

“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这是雷军在小米6X发布会上进行的热血演讲。此话一出,得到了广大米粉的热烈追捧还有微博广大大V 的集体转发,将“雷军”送上了微博热搜榜

小米作为一家创业八年的企业,可谓是硕果累累。从打着“做最专业的手机”的旗号以一匹黑马的姿态冲进了市场,到进行小米之家新零售的全面布局。小米无疑是成功的,也为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小米值得我们尊敬。

“硬件综合净利润不超过5%”,这需要我们学习吗?

2.jpg

小米的营销策略一向十分高超。从“饥饿营销”到“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再到今天的“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小米一直走在其他友商的前面。

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此次的5%并不很值得提倡。俗话说得好,“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产品质量上乘我卖贵点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毕竟价格不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因素,综合考虑才是上策。在手机行业的寒冬里小米以5%的噱头“独善其身”。热烈拥抱消费者的同时朝本就处于寒冬中的线下渠道抛去了“最后一根稻草”。

5%的噱头将我们引向了价格的误区,价格跟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价格的过分降低必然会带来某些方面的薄弱,虽然现在我们尚不得知。遥想当年的互联网风口,一个个企业都用负利来定价,拿着生态补贴来做硬件。价格战的最后是两败俱伤,塑造了一种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5%是对用户热情拥抱,那么,过去负利定价的厂商,我们是否要热泪盈眶?

比起“5%”,优质的产品才是用户更想要的

众所周知,小米的盈利大头一直是软件业务,硬件的毛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公开数据上看,小米硬件的综合利润率一直没有超过5%。所以,5%的噱头说与不说对小米日常运营不会造成任何变化。

3.jpg

5%这个数字我们可以验证吗?答案是不能。首先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兴趣寥寥,其次就算一时兴起,复杂的成本核算,也无法将硬件的综合净利率合理地分切开来。硬件的盈利和经营效率的模式十分复杂,从bom成本的计算,到定价,到SGA的经营效率等,都需要细看才能横向对比5%是个什么数字,即使对于专业人士,这也十分困难。

4.jpg

同时,以内容和生态补贴硬件,整体体验更为重要,而不是专注在单一手机硬件。以苹果为例,硬件加内容,苹果可以有20%的毛利,但是大众欣然接受,这就是产品的魅力。OPPO和VIVO,在硬件上成功融合了粉丝经济,这也是一种成功。所以,对消费者的回馈不仅仅只有价格一种方式。

作为一个逐渐成长的公司,我们更希望小米的产品,以品质,以质量,以内容来赢得消费者的接受,这才是企业的成长之路。

线下不应该被线上完全抛弃,完整的行业生态才会发展得更加健康。

线上购买方便快捷,而线下经过多年深耕,也培养了一大批通讯零售专业户,并以其“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性,为很多用户提供着服务和安全感。传统的线下渠道对整个产业贡献良多,而线下实体零售店的经营成本升级,是整个行业生态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

而过去的雷军经常取笑线下门店只是砖头搬运工,忽视了线下渠道的功劳,将渠道的成本和生存空间榨干后,然而向市场宣称小米的产品价格比别的品牌便宜,这是很幼稚的行为。

我们不能否认线下的功劳,智能手机,互联网生态的市场渗透,离不开线下默默耕耘的伙伴。

所以,小米如果想成为一个对消费者负责、对行业负责的公司,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而不是恶性竞争。毕竟,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关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