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踢民工》
2018年4月22日,魅族在乌镇发布旗舰梦想机15,从发布会结果来看,这是一款没有太多瑕疵的产品;但是作为旗舰机,这也是一款毫无卖点的手机。
全面屏、无线充电等主流品牌的硬件功能并没有在产品上体现;
而发布会上,杨拓重复了魅族之前所有产品亮点,以及“让魅族重回魅族”“魅族致敬苹果灵魂”的说法,看上去对经典的致敬,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固执守旧、缺乏创新,这种做法诺基亚和HTC上见过很多次。
2018年4月23日,咨询机构赛诺公布中国市场一季度手机销量,魅族以391万台销量排名第七,不足第六名小米销量的四分之一。魅族取得这样的销量的基础是:1月17日发布魅蓝S6、3月21日发布魅蓝E3、以及梦想机15的预热。截止到目前,能够匹敌魅族发布过三款型号的手机品牌还是很少的。
一、 回顾过去的一年,魅族的负面新闻可是不少。
【1】 两次架构调整
2017年5月9日,魅族内部架构调整,组建三个全新事业板块——魅族事业部、魅蓝事业部、Flyme事业部。黄章作为魅族董事长兼CEO,与魅族总裁白永祥一起直接管理三大事业部门并领导魅族事业部,李楠担任魅蓝事业部总裁,负责营销和品;杨颜担任Flyme事业部总裁,统筹操作系统体验和商业化业务。此次调整标志着魅族和魅蓝两条产品线分家。
2017年12月11日,魅族再次进行架构调整:新成立海外事业部、配件事业部以及电商事业部,郭万喜兼任海外事业部总裁,杨颜兼管配件事业部、电商业务部。同时魅族官方宣布:即日起CEO黄章将亲自主导魅族和魅蓝所有产品的规划和打造,为此原先魅蓝产品的设计和规划有些调整。标志着魅蓝独立失败。
业务驱动架构调整,半年内进行两次架构调整,要么是企业发展太快,要么是前期的调整不补充,与企业的业务、人员的能力、配置机制等有问题。而魅族的调整显然属于后者。
魅蓝走中低端,魅族走高端,这是魅族厂家本来规划的产品线。但据悉,李楠在魅蓝的产品规划中,其实是有想把魅蓝产品线的价格区间进一步方法的想法,把魅蓝NOTE产品线试触2000元。
其实,魅蓝的充分“独立”,对魅族以及魅蓝两者而言或许都是比较好的方案。不过现在来看,魅蓝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魅族,并未实现“充分独立”。
而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拆”与“不拆”其实已经意义不大。因为中国的手机市场增长空间已经触顶,魅族产品的消费者阶层和消费者观念的固有印象已经成型,同时PRO7的失败已经证明了魅族走高端是走不通的、何况魅蓝。在这样的激烈环境中,魅族能做的就是活下来。
【2】 渠道收缩、专卖店关闭。
2017年12月中旬,有代理商处消息传出,魅族此前2500家左右的专卖店已经关了500多家。有知情人士表示,因为魅族、魅蓝的品牌拆分,导致线下专卖店业务等资产也被分成两半。魅蓝要求自己体系内的代理商重新开店,换掉魅族招牌。这可能是导致门店关闭的一部分原因。
但魅蓝没独立的消息使以上关店原因不攻自破。但魅族专卖店关店倒是真的。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渠道商对魅族产品的信息不足。
【3】 高管离职,员工“末尾淘汰”
2017年11月,因魅族旗舰机PRO7销售不佳,魅族事业部销售副总裁褚淳岷将离职。除了褚淳岷之外,褚淳岷带领的销售团队中的大部分员工也将离职。事实上,褚淳岷或许并不是魅族第一个因为Pro 7离职的高管。2017年9月,曾供职华为的潘一宽入职魅族不到四个月即离职,此前他担任魅族事业部副总裁兼任海外营销部总监,同样负责销售相关工作。
2018年3 月29日,有接近魅族科技的人称魅族将启动新一轮规模超 1000 人的大裁员。同时,魅族公关表示,今年与去年的裁员情况大体相同,为“不超10%的末位淘汰裁员。”这也就意味着将要裁员的消息是属实的。
2018年4月18日,魅族高管之间内讧的新闻充斥了小编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人物涉及两方:魅族总参谋长、CMO杨拓及其下属产品营销部总监李嘉莹为一方;魅族文创总监张佳(微博盖文张)和市场营销部设计师王斯文(微博已被屏蔽)为一方。具体的过程小编无权去评价谁对谁错(备注:虎嗅文章《魅族老员工亲身讲述公司内讧始末》),但在魅族旗舰机梦想机15发布前夕,被爆出高管内讧的消息,必定会对本来已经羸弱的魅族品牌雪上加霜。
二、如果魅族倒闭,会有什么遗憾?
在品牌、产品、渠道日益下滑的情况下,魅族大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轰然倒塌。即使倒塌不下,也会被沦为一个小众品牌为维系品牌的生命力,靠自身造血安然的活着,也挺好!
魅族,可能会不甘心,但有很大可能会走上这条路,那魅族会有什么遗产呢?
【1】魅友。这是最认同魅族品牌的一众人群,这群人对魅族的认可很大程度是源自对黄章的热爱。2003年,黄章提出了网络传播和粉丝文化,开创了国内手机厂商先河。黄章认为,产品第一,其他都是第二。在黄章带领下的魅族,颠覆了设计产品和定义产品的流程,他让产品人定一个目标,然后告诉大家去完成。
【2】Flyme OS。这是魅族基于Android为智能手机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优秀的交互体验和贴心的在线服务,是魅族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被魅族称为“产品的灵魂所在”。
三、写在后面的话
个人觉得,魅族科技从2002年创立到2014年的12年间,魅族科技作为一个小而精致的公司存在是非常好,靠精致的产品培养了一大批忠粉,魅族也习惯了打造这种小而精的公司。而2015年阿里6.5亿美元入股魅族,看似是双赢的局面,但也使魅族科技的发展超出了魅族管理层可以控制的局面,技术屈服于资本,魅族成了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