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交通大脑有何威力?滴滴张博称已经影响20余座城市

更多资讯可登录运营商世界网(telworld.com.cn),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运营商世界网 董佳尧/文

“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城市,用技术创新的角度去帮助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首届滴滴2018智慧交通峰会十分恰当。1月25日消息,滴滴在2018智慧交通峰会上正式发布了智慧交通战略产品“交通大脑”,携手交管部门,运用AI的决策能力解决交通工具与承载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

三大中枢联动 实现完整闭环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广应用及自动化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人、车、路及整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识别及智能控制提供无限可能。当下,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交通大脑已经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终极目标,而滴滴正成为这条路上的首先探索者。

微信图片_20180125174800.png

据滴滴出行CTO张博介绍,交通大脑并不只是城市交通数据中心,有智慧、能进化的交通大脑平台下包含3个关键的中枢:数据中枢、分析中枢、控制中枢,3个中枢联动才能实现“发现—决策—行动”的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中枢整合出行地图、全路网扫描、移动电子眼等多方数据为控制中枢和分析中枢提供决策依据;分析中枢承担计算能力、AI分析能力,基于云计算技术让所有数据可以最高效地运转,最智能地分析决策;所有的联网设备则通过控制中枢智能化完成,包括信号灯、诱导屏、视频卡口、停车场等,甚至标识标牌、路灯、警力调度也能联网控制。

收集更多数据 优化交通状况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滴滴在智慧交通领域已经产出的一些成绩。“我们已经跟很多的城市,包括济南、武汉、成都、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做了试点,我们现在已经优化了全国1200个红绿灯,我们优化过的区域拥堵时间下降很多,未来提升空间也很大”张博说道。

据了解,2017年7月滴滴智慧交通与济南交警成立了“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2017年12月与首都机场公安局交通支队成立“首都机场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180125174754.png

目前,滴滴“交通大脑“已在全国20多座城市落地,从智慧诱导屏、智慧信号灯等智慧交通项目着手,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缓解道路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以济南为例,智慧信号灯的落地提高了城市通行效率,在已优化的344个路口中,每天为济南市民节省超过3万个小时的通行时间。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来自滴滴平台的海量大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在400多个城市为约4.5亿用户提供多种移动出行服务,日完成订单2500万;每日处理数据4500TB,路径规划请求200亿+(峰值时每秒处理超过1百万次路径规划)。

张博表示,滴滴平台对15分钟后供需预测的准确度已经达到85%,未来还会更精确。至于交通大脑接下来目标,滴滴会向政府和合作伙伴开放智慧交通大脑的平台,在云平台上继续收集交通设施和出行需求的数据,滴滴则利用这些数据和AI技术产出更多方案来优化交通状况。

运营商世界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TMT行业知名新锐媒体,一家专注通信、互联网、家电、手机、数码的原创资讯网站。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滴滴,交通大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