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生产流程时,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正在浮现:AI技术迅猛发展,为生产效率带来了巨大提升,但同时也带来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安全隐患。
就在11月8日,乌镇互联网峰会上,刚刚履新的中国联通网络与信息安全部总经理张云勇迎来他的“首秀”,直面这个时代课题。他以《织网聚力,共筑智能时代网络安全新防线》为题,不仅分享了联通的网络安全成果,更揭晓了应对未来安全挑战的实战路径。这位网安领域的“新帅”究竟带来了哪些硬核方案?让我们一探究竟。

AI时代!联通的“安全底气”从何而来?
“一花不成春,独木难成林,独行快,众行远”,张云勇在演讲中这句肺腑之言,点出了网络安全的核心逻辑。
其实,中国联通早就已经跳出“单打独斗”模式,自2022年5月以来,中国联通便勇担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与链上企业创新构建出“五链融合”链长工作新范式,围绕增强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基础安全能力、维护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丰富产品服务、产业链供需对接等重点方向不断发力。
包括通过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夯实产业链能力底座,服务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全力保障通信畅通,筑牢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防线;构建“墨攻”平台,促进产业链服务模式升级;构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联动。
在实践层面,中国联通充分发挥运营商特有的网络资源与数据优势。以AI算法、大数据分析及高性能算力技术为核心支撑,构建一体化威胁情报能力体系,形成多源融合互通机制,实现“内强运营、外赋生态”的双重价值。另一方面,中国联通着力构建“链条横纵向联动协同”的全天候应急响应体系,打造事前高效预警、事中快速响应、事后敏捷恢复的三重能力,广泛赋能千行百业客户,有效保障重大赛事活动安全。可见,在网络安全保障中,中国联通已成为核心力量,为千行百业提供安全支撑。
攻防升级!联通如何趁势破局?
当前威胁感知与攻防博弈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行业面临着情报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互联互通不畅等痛点问题。张云勇认为AI赋能、端网协同、标准化、跨行业融合等创新模式可以为突破安全产业困局提供新的解决路径。为了应对新时代挑战,联通的核心打法就两件事:
一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构建更深更广的威胁感知体系。一方面挖掘深度,进一步深挖自身数据资源潜力,另一方面拓展广度,广泛拓展链上、链间协同,通过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构建纵深安全防御体系。对内,整合数据优势驱动威胁运营,提升网络安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对外,携手产业链伙伴,在数据采集、分析、响应环节释放协同价值,构建更深更广的威胁感知体系,加速赋能金融、汽车、新能源等千行百业。
二是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底座,推动安全产业迈向智能新范式。围绕“安全智能化”、“智能安全化”这一愿景目标,打造中国联通安全大脑,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底座。安全智能化方面,构建中国联通网络安全大模型,打造多款安全智能体,实现AI赋能安全运营;智能安全化方面,打造行业领先的AI安全评测技术,形成全周期安全增强能力,确保人工智能产业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可控。
只有超越传统的防御策略,拥抱创新和技术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时代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中国联通的上述举措,可以说为行业突破传统困局提供了可落地的新路径,也将加速推动网络安全从“被动防御”“单点防护”变革为“主动治理”“体系化协同”。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国际论坛的全球视野下,张云勇此次演讲不仅是中国联通链长工作新模式、安全防护能力的集中亮相,更勾勒出中国联通践行“网络强国”战略、“国之大者”担当的实践路径。
在网络安全迈向体系化对抗与全球化协作的新阶段,中国联通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长的实践,不仅为产业协同提供了关键范本,更成为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通力量”。以此为缩影,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正在铺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动能。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