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讯
10月12日上午,中国移动AI+量子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在广州举办。分论坛中,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对中国移动量子通信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解读,分享了中国移动在量子通信领域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推动科技创新的情况。
黄宇红表示,当前,量子通信技术在高校、科研机构及国家实验室带领下取得重要技术突破,进入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推动量子通信走向产业化赋能应用,通信、量子和密码的融合是关键驱动力。
中国移动提出“四层五融入”技术体系,包括推动量子设备层创新、实现量子通信与网络深度融合、打造安全层服务体系和平台、推动融入载体支持量子认证融合等,并打造了丰富的量子应用产品。
在具体创新成果方面,黄宇红介绍了中国移动的量子通信“四层五融入”技术体系,通过融网络、融安全(密码、SIM、认证)、融应用,打造量子安全服务能力底座,为量子赋能千行百业奠定基础。
融网络首先涉及量通一体技术,是针对QKD网络独立建设成本高的问题,研制量通一体设备,实现板卡小型化并深度融入传送网设备,降低成本,还计划实现动态路由组网,在合肥建立首个量通一体线网试验点。
其次设计量子密钥无线分发技术,中国移动基于WiFi研制出量子密钥无线分发(Q波)技术,实现密钥生成速率超10kb/分钟,适用于高安全密钥传送场景。
融密码中首先涉及量子密码服务系统,黄宇红提出提出分层解耦的密钥管理使用模式,建设量子密钥管理平台,根据业务需要动态分配密钥,支持规模化发展。
其次在抗量子密码算法中,黄宇红提出中国移动制定了抗量子密码迁移解决方案,发布白皮书;引入密码敏捷体系,包括灵活替换架构、密码算法可重构、密码资源管理和特征分析四项关键技术。
在融SIM卡方面,黄宇红表示研发边消耗边充注的解决方案,降低SIM卡成本;研制支持PQC的芯片,目前已经取得较好成果。
最后,黄宇红表示未来,QKD和PQC可相互补充、融合推进。中国移动形成基于“四层五融入”的公关和产业化推进体系,部分成果已商用,部分仍在公关,还在布局前沿发展方向。
黄宇红表示,中国移动希望与产业、科研机构等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场景为牵引、技术为核心、标准为纲,共同构建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付桢)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