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再因三鼎控股被出具警示函 时任总经理张智河已任董事长

2025-10-10 15:15

运营商财经网  付桢/文

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了了多则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其中国融证券再次被点名。运营商财经网将对本次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梳理。

据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国融证券在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鼎控股)公司债券发行承销及受托管理工作中,对三鼎控股收购金华市伟达置业有限公司相关事项尽职调查不到位,未勤勉尽责对有关重要报表项目履行审慎核查和必要的复核程序。

上述行为违反了一项具体的管理规定,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被要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严格遵守执业规范和监管规则,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同时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不过目前,国融证券并未公开发布对本次处罚的回应。

经过梳理发现,国融证券和三鼎控股的业务合作时间并不短,其存在问题整改的时间也有七年多了。

三鼎控股于 2017 年下半年陆续发行了多份债券,募集资金合计 20 亿元,国融证券担任这些债券的受托管理人。但是仅到了次年,在公司债券年度报告中,三鼎控股关于募集资金用途的信息披露就出现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情况。

2018年年底,内蒙古证监局对国融证券下发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措施的决定,指出国融证券存在未及时报告有关事项、内部控制不健全、合规风控不到位等三方面问题。

这时的处罚和三鼎控股问题出现的时间,非常相近,应该就是监管部门对国融证券相应的警示了,但是国融证券并未有所切实整改。

2019 年当年,国融证券就多次收到行政处罚,其中涉及时任总经理张智河、固定收益事业部分管副总经理兼部门负责人李涛以及合规总监柳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年5 月,证监会就决定对国融证券采取限制债券自营业务 6 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的行政监管措施,原因是国融证券债券交易存在风险控制流于形式、经营管理混乱、业务管控缺失等问题。

到了年底,国融证券收到由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其因作为三鼎控股公司债券的受托管理人,未能采取有效手段督促发行人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未能在债券存续期内有效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再次被处罚。

回顾国融证券和三鼎控股合作期间被处罚的情况,不难看出,国融证券已经多次因三鼎控股受到处罚了,但是期间问题横跨了七年多了,真的还没有解决吗?

虽然时任总经理张智河已经升任公司董事长,但是他一直在公司任职,也是本次三鼎控股合作期间在职的高管。不知他又有何看法。

(责任编辑:付桢)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