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张运迪/文
当前,混合现实技术正逐渐成为科技巨头们竞相追逐的焦点。
在消费电子市场步入存量市场的背景下,主流手机厂商加速布局新兴领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头显市场作为重点方向之一,在技术持续升级迭代下,逐渐迎来发展新机遇。然而,行业现下面临的一大挑战依然突出体现在用户体验层面:当前头显设备普遍存在重量过大、续航不足、显示清晰度不高、易引发眩晕等问题,“尝鲜新品”或“新潮玩具”等标签始终难以摆脱。
8月21日,vivo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vivoVision探索版,借助vivo蓝科技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及在影像、传感器、显示等多方面硬件技术积累,系统性解决了MR设备在感知、交互、算力等维度的工程化难题,让MR头显设备真正“走近用户,走进生活”。
在产品定义之初,vivo Vision探索版的目标就是面向用户日常使用。因此,相比行业同类产品平均600-700克的重量,vivo Vision即使在1700多个零部件的条件下,也将设备成功控制在398克,整体尺寸也比行业平均水平缩小26%,让用户佩戴更轻松上头。毕竟头上带了接近一斤半的“硬货”,短时间体验还行,时间长了可不是说着玩的。
与此同时,在产品感知上,通过大量人体工学研究和真实用户数据采集,vivo Vision还可精准定位面部支撑的“黄金舒适区”,确保最大单点承压不超过6.628kPa,相当于人呼气的极限压力。vivo还通过采集大量真实用户的数据,设计出了4组、8套遮光罩加亲肤泡棉组合,可适配不同面部轮廓,让佩戴更舒适。
在交互层面,vivo Vision搭载了基于“负设计”理念的全新OriginOS Vision系统以及自研了动态眼动矫正算法,支持眼动追踪和手势交互,让信息的呈现不再被困于小小的屏幕,而是自然地浮现在周围的空间中。发布会现场,vivo智慧终端产品总经理洪沂还提到vivo眼动追踪的精准度,大约达到了2米外看一个5厘米大小的东西的水平,精度达到了1.5°;垂直175度的广阔识别范围,更进一步显著提升了用户的操控自由度。
视觉呈现上,vivo Vision探索版搭载Micro-OLED屏幕,实现双目8K分辨率与94% DCI-P3色域覆盖,达到专业电影监视器级别的色彩表现,为用户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享受。同时,vivo也没有忽视不少用户使用头显设备后常常提及的眼睛疲劳问题,通过双目亮色度一致性校准,vivo Vision最大限度减少因左右眼成像差异带来的视觉疲劳,进一步关注用户健康。
为让vivo Vision探索版成为能无缝融入用户数字生活的超级入口,vivo把生态建设放到了核心位置,从影音、游戏到办公,为用户带来了新奇有趣的丰富内容。
在2D观影方面,头显的空间虚拟大屏尺寸约等于120英尺(ft),大约是1650英寸、30多米宽,沉浸穹幕视频让用户能够自由穿梭空间,逼真的临场感与沉浸感,让现实中远远观望的震撼场面成为用户触手可及的临场体验;
在娱乐体验方面,vivo Vision探索版兼容了行业中的各类VR娱乐应用,还支持PC VR无线连接和PC游戏投屏,PC上的各类游戏都可以通过头显的虚拟大屏显示。另外,头显还支持3D电竞观赛,甚至在观看过程中还可以双手拖动调整比赛虚拟场地;
在办公生产力方面,vivo Vision探索版支持自由多窗口,多个应用可以同时打开,任意拖放位置;沉浸模式更能进一步增强用户工作的沉浸感。
纵观vivo Vision探索版的整体设计,其背后体现的是vivo作为硬件厂商的系统化工程能力——不追求参数的过度堆砌,而是以用户体验的真实痛点为核心。就像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所强调的那样,“vivo的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站在新的起点,vivo找准方向的核心,不是对风口的追逐,而是用户需求与自身积淀的深度耦合。”
从“尝鲜”到“常用”,vivo 精准瞄中MR头显设备用户体验痛点,用实实在在的体验升级,回应了消费者对产品突破的期待。
下一步,尽管MR技术还需迭代,但其前景已清晰可见。据胡柏山透露,vivo未来会将MR技术发展与机器人战略深度关联,通过手机AI、影像和MR技术的融合,解决家庭场景下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难题,搭建未来家庭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的桥梁,为用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康玲华)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