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通过眼耳鼻舌声构建对世界的认知,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复刻这一轨迹——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聚光灯下,汉王科技展台的AI Nose®分析仪,让机器首次真正拥有了“嗅觉”。
“当视觉和听觉识别技术日趋成熟时,嗅觉成为人工智能感知世界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这项由汉王从2017年开始研发的仿生嗅觉技术,首次在2025WAIC上揭开面纱,填补了全球AI感知技术的空白。
在具身智能成为全球AI竞争新高地的今天,汉王科技以“人工智能先行者”的姿态,携其全球唯一的“眼耳鼻舌声”五感人工智能体系及一系列创新成果惊艳亮相WAIC,向世界展示了其在仿生智能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前沿探索。大会期间,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接受了运营商财经网的专访,深入剖析了汉王科技的技术优势、战略布局以及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
五感图景,汉王定义AI感知新边疆
人类鼻腔顶部仅5平方厘米的区域,分布着400种嗅觉受体和500万-1000万个嗅觉神经元。这些受体通过组合编码识别各类气味分子,构成了生物体感知世界的复杂系统。
在专访中,朱德永指出,汉王科技此次参展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全球独有的“眼耳鼻舌声”五感人工智能体系。他强调,人类通过五感感知世界,而目前人工智能在视觉和听觉领域已较为成熟,但在嗅觉和味觉的数字化方面明显滞后。汉王科技突破常规技术路径,打造了国内首个“仿生嗅觉识别”方案。区别于谷歌等企业从分子结构推导气味的计算路径,汉王选择解析嗅觉受体的作用机制,以更接近生物感知的方式赋予机器嗅觉能力。
“人或动物闻味道,根本不需要知道分子结构。比如识别15年和5年茅台的区别,人并不关心里面是什么成分。”朱德永在专访中指出。汉王的创新在于模仿人类嗅觉蛋白工作原理,而非传统的成分分析。
这项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电子鼻在分子识别、混合气体处理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痛点。基于全自研的仿生嗅觉神经细胞、嗅觉AI计算平台和感官识别算法,汉王构建了具备“识别-判断-反馈”完整能力的仿生嗅觉系统。
汉王科技的智能仿生嗅觉技术已在多个专业领域实现显著突破。在公共安全领域,汉王的嗅觉识别系统对TNT等危险品的识别仅需2分钟,准确率可与专业嗅探犬比肩。在食品饮料领域,其白酒基酒分级预测技术已通过国内权威机构验证,达到商业化应用标准。在医疗健康领域,汉王的嗅觉识别技术能够精准检测肿瘤标志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灵敏度精准至纳摩尔级,为疾病早期筛查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我们构建的数字嗅觉数据库已覆盖7大类生活场景,未来3-5年将形成垂直行业的子库。”朱德永表示,汉王科技将继续深耕食品饮料、医疗健康和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推动智能仿生嗅觉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汉王也在积极探索其他潜在应用场景,如环境监测、个性化香氛推荐等,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各行业赋能。
从机器鸟到机器狗:仿生智能的商业化征程
在汉王科技的展台上,姿态各异的机械飞鸟和即将量产的安防巡检机器狗十分吸睛。朱德永指出,仿生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两点:一是工程学效率,“自然界经过亿万年进化出的生物结构,如鸟类的飞行机制,本身就是最优解”;二是情感连接需求,“人难以与纯机械体产生共情,但仿生形态能填补这一空白”。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仿生鸟量产企业,汉王在该领域的布局已长达十年。
“2019年我们开始市场出货,到2022年已售出数十万台仿翼飞行鸟。”朱德永透露。这些具备高隐蔽性、高抗风性及集群协作能力的仿生鸟,已从消费娱乐扩展到教育、军事等专业领域,在消费级市场(欧美为主)与行业应用(如隐蔽侦查)中均获认可。“2022年我们承担国家重大课题,2024年结项时被评价为‘优秀’,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基层单位,得到了各个使用单位、基层官兵的认可。”
继飞鸟的成功后,汉王在此次WAIC首次正式展示了安防巡检机器狗。这款融合多模态感知与高性能运动系统的产品,能在复杂地形自主行动,搭载的自研智能感知与决策系统可快速识别异常情况。据了解,这款机器狗的最大创新点在于特别集成了嗅觉模块,不仅可以探测化工厂气体泄漏等危险场景,还能通过气味线索追踪目标,预计今年底投入商用,价格区间在10-20万元。
从鸟到狗的演进,体现了汉王“沿途下蛋”的具身智能发展策略。朱德永解释:“人形机器人到服务阶段可能还需5-10年成熟期。我们选择从产业化程度比较快的仿生形态切入,逐步推进商业化。”
技术模块化与生态开放:从独创到共享的产业逻辑
今年大会,汉王携M10、N10智能办公本及clear阅读器全系列亮相,吸引了不少专业观众排队体验。融合自研手写技术、OCR、语音识别及天地大模型等AI创新应用后,汉王将电纸书产品从单一数字阅读工具升级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能扫”的全能办公助手,大幅提升办公效率。
技术创新不止于办公场景。在大健康领域,汉王攻克了柯氏音法电子化的世界级难题,通过AI算法将传统听诊法电子化,误差控制在1毫米汞柱以内,远超行业标准。汉王推出的柯氏音电子血压计也因此长期位列京东血压计金榜。
“技术突破后,必须找到典型应用才能打开需求。”朱德永认为,长远来看,是需求引导技术,但在某个时间段,一定是技术引导需求,只有技术突破,用户才会觉得需要这个东西,形成市场,而汉王在血压计、智能办公本等领域的成功,正源于“技术引导需求”的逻辑。
对于创新,汉王始终持开放姿态。朱德永指出,汉王的技术路径是“原创—典型应用—模块化授权”。他以手写识别技术为例,汉王曾占据该领域95%的市场份额,但最终选择将技术授权给更多厂商,推动生态繁荣。
“包括嗅觉以及我们的视频AI大模型技术,模块化之后可以对外开放给其他友商,嵌入其他厂商的机器人,我们甚至鼓励合作伙伴开发新场景,一起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仿生智能的未来之路
尽管技术前景广阔,但仿生智能的商业化仍面临重大挑战。朱德永在专访中坦言:“场景化和数据是两大关键瓶颈。”
他分析道:“具身智能更像20年前的信息化软件开发,每个场景都得重新设计、训练。在拥有基础技术平台后,必须加快场景落地,并在过程中收集数据持续优化。”
而在谈及仿生智能的终极愿景时,朱德永坦言,行业内已开始面临技术突破与伦理规范之间的“拉扯”。他指出,人类对高效工具的追求是技术进步的原生动力,但人工智能的特殊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其发展是否可控,是否会最终创造出人类无法驾驭的存在。
尽管承认技术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朱德永仍强调,人类对技术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滞。他认为,在创新与审慎之间寻找平衡是推动仿生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并表示汉王科技将继续秉持“让机器更懂你”的使命,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关注伦理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的利益。
从1993年成立时的手写识别,到如今五感融合的具身智能,汉王科技始终扮演着“技术先行者”的角色。
当全球AI竞赛聚焦于大模型参数之战时,汉王选择回归人类感知的本质,通过仿生智能开辟了新战场——这里没有现成的规则,只有对生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类需求的终极关怀。
(责任编辑:符菲)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