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塞裤兜爆炸 小伙的惊魂经历

      7月3日上午10点左右,17岁的小伙子小赵从海南三亚某技校回到万宁龙滚老家,骑上电动车与朋友出去玩耍,在车上骑着骑着,突然只听“嘭”的一声闷响,小赵的右大腿内侧突然蹿起了一股火苗,把电动车上反应不及的几人吓了个够呛。

      几人立即惊慌失措地落荒而逃。朋友帮着小赵迅速除掉裤子查看伤势,发现小赵的大腿上外皮已被灼焦,并且周边起了一大串水泡,小赵马上用朋友的手机联系了家人。家人送小赵去看医生,经过几番治疗伤势仍无好转迹象,无奈之下,小赵的父亲赵先生于7月4日把孩子送到海口解放军一八七医院治疗。医院诊断结果显示,小赵的右大腿灼伤面积约2%,需住院治疗。小赵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他说当时穿的是一条紧身的裤子,如果手机再往上放一点,很可能连“命根”都会被炸伤烧伤。

    未标题-7.jpg

       造成此次事故的手机是一台“小米4C”手机。据小赵介绍,这台手机是在三亚的堂哥送给他的礼物。谁也想不到这台手机现在成为了小赵和他家人的噩梦。父亲赵先生拿着医院开出的日结单据告诉记者:“治疗起来每天要花1000多元。”这个费用对于从事泥水工、杂工的赵先生一家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经过与小米厂家的沟通和联系,厂家先行支付了5000元押金,用于小赵的治疗。销售方表示将把手机送去厂家做鉴定。对此,赵先生表示质疑:“手机是厂家生产的,出了问题再由厂家鉴定,这样的鉴定结果有失公平。”尽管如此,赵先生还是配合售后工作人员把手机寄到了厂家。

       针对此事,负责此事的小米售后工作人员称,他现在只是把手机寄回去检测,他所在的部门不便接受任何采访。当天17时40分许,小米有关负责人给记者回电,称这台手机已在邮寄途中,收到手机后,技术部门将对事故原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判定手机出现燃爆究竟是产品自身原因,还是外力所致。在结果出来之前,公司将全额垫付伤者的治疗费用。

      手机爆炸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当事人的精神和经济往往会受到双重打击。建议大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应当谨慎,以下几条手机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可供参考:

     1.手机尽量离身体远一点,以减少手机辐射;
    2.睡觉时手机别放枕头边,因为会导致多梦、影响睡眠质量;
    3.避免边充电边打电话,尤其是部分金属制外壳手机在充电时接听电话会有被电的感觉;
    4.手机不要连夜充电,充电时手机会产生过多的热量,虽然引发火灾的几率很小,但还请大家多多注意;
    5.充完电插头要拔下来,否则一旦充电器质量不过硬或是劣质产品,就很可能会产生短路,引发火灾;
    6.手机发热应立即停止使用,让手机尽快散热;
    7.不使用杂牌大容量电池,目前大容量电池安全性问题仍在研究当中。


分享至:
文章关键词: 手机爆炸

关于网站